几人围桌而坐,吴老秀才也在场,他特来为周巡讲解考场规矩、经验,这可是普通学子得不到的待遇。
“要不是老朽已经年迈,经受不住这九天七夜的考试,老朽非得再去一试!”
言语之间,颇有些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感觉。
吴老秀才他见过听过有那些和他年纪差不多的老秀才,非得再去参加秋闱,结果身体承受不住高压,油尽灯枯,死在考场上。
所以,知道自己身体情况的吴老秀才,加上自己心态还算平和,从上一次秋闱开始,他就没再参加了。
庞娟跑过去给吴老秀才捏捏肩膀,“是是是!吴老您就跟巡哥说说这考场里面的注意项吧!”
吴老秀才惬意的一扶没几根的灰须,道:“明天就是初七了,那么到时候要提前一天进场,每场三昼夜。由于中间要两次换场,因此实际是九天七夜。”
“如此全神贯注的考试,对普通学子来说,精气神非常重要,有不少都撑不完整场考试。”
周巡对这个还有点自信:“这我应该没问题,我毕竟有内功在身,虽不是什么高手,可应付考试这几天,不是大问题。”
吴老秀才点点头,他也知道武功可以增强体质。
又道:“考试内容,你应该知道了吧!?”
周巡点头道:“书院里已经提前给我们模拟过了。第一场考八股文,是从四书五经里边选择材料来出题的。”
吴老秀才说道:“不错,试以《论语》一文、《中庸》一文或《大学》一文或《孟子》一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义四首,初场的四书题有三道,每道都要写两百字以上,四道经义题则需要写三百字以上。”
周巡对这个还是挺有信心的。
只是第二场他不太擅长:“第二场考的则是官场应用文,分上下往来的公文,和根据提供案例来撰写司法判文两种。”
他毕竟不是官家子弟,书院里虽然有先生讲解往年的卷子,可真正的精髓,那些官宦家庭都只会私下里教自己子弟的。对此,他只能说中规中矩的完成。
吴老秀才道:“这第二场试以五经一道,并试诏、判、表、诰一道,议论文要求三百字以上,具体的可能又有变通。”
“第三场,试以五道时务策问,即结合经学理论对当时的时事政务发表议论或者见解。涉及的是具体的国计民生问题,要求考生给出对策和办法。”
这就需要学子本人不能是死读书,还得会办实事。
吴老秀才一拍脑袋,恍然想到:“考试期间,你最好吃的清淡一点,别让自己出现腹泻情况,一来没有时间给你瞧病,二来你的吃喝拉撒都只在一间小隔间。”
庞娟“呀”道:“那不是要跟自己的夜香待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