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是大家坐在一起吃了顿饭,又陪贾母聊了聊天,好在梨香院客居的薛姨妈也是个善言辞的,说了好几个笑话,逗得贾母开怀大笑。
正月十六,一大早。
贾环带着贾兰,到宁国府的小书房跟着陈宫学习,另外又请陈宫帮忙,雇佣一个先生,以后专门给贾兰和后面来的秦钟四书五经。
而贾兰,虽然跟着陈宫学习,但是每一次都是将他和贾环所教的内容分开,这倒是费了陈宫不少时间。
如今,既然贾环有了这个需求,陈宫又算是比较出名的举人,身边落第的朋友倒也很多,这样既可以节省一部分时间出来看书复习,也能够提供一个自食其力的机会给陈宫的穷苦朋友。
陈宫答应下来后,贾环便放心了,不然他还得去找人帮忙。
而今天,也是新年大朝会举行的时间。
一番礼节程序全部走完之后,戴权便站到孝康皇帝身边大声喊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怎么可能没事?积压了十几天的公事,这话就当走过流程罢了。
各大臣将自己管辖下的事情报奏完毕之后,已经是中午了。
孝康皇帝虽然有些精神不济,但是却始终坐在龙椅上,继续耐心听着。
终于,又过了一个时辰,落到御史们开始进谏了。
只见一个御史大步走出,将近日来所看到的不法之事一一陈列,孝康皇帝顿时勃然大怒,三两下便让人去查。
随后又一个御史走了出来,大声说道:“启奏皇上,臣有本奏。”
孝康皇帝见这人走出,心里有些不悦,但又因为本朝太祖所言,不可阻塞言路,蒙蔽圣听,所以孝康皇帝只能黑着脸说道:“准奏。”
得了孝康皇帝的允许,这御史朗声说道:“启禀皇上,臣以为皇上让宁国府的承爵之人贾环,未降爵承袭,本朝虽有太上皇特许,开了一个先例(北静王)。
然臣以为,此举不妥。”
孝康皇帝之所以一开始就黑着脸,乃是因为这人之前就上奏过此事,他已经留中不发,没想到这人这般不识时务。
“有何不妥?”
“臣以为,贾环出身荣国一脉,却因宁国一脉并无直系之人,因此承爵。
皇上隆恩,心念先两代宁国公为大楚立下汗马功劳,本属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