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墩叼着几个小伙伴的脑袋面向平板电脑,开始看了起来。
“别看太久,对眼睛不好,要是饿了下去找我,我在厨房,啥时候饿了啥时候给你做吃的,今晚给你吃蒸鸡肝。”
墩墩尾巴甩了两下,继续看了起来。
来到楼下,林旭将橱柜里的红薯粉条拿出来,放到锅里,倒入大半锅水后,放在灶上进行煮制。
煮红薯粉条时水要多,否则容易煮干。
粉条煮透就行,不能煮太久,久了粉条会烂糊,那就没口感了。
也不能夹生,否则吃起来会有硌牙的感觉,一般情况下,粉条没有白芯时正好,这个时候的粉条刚刚熟透,吃起来劲道有口感。
趁着煮粉条,林旭提来一些红薯淀粉准备搅拌。
刚刚往锅里煮了三斤红薯粉条,按照皮渣制作中粉条和淀粉3:2的比例来说,两斤红薯淀粉就够了。
这道美食中,红薯淀粉主要起到粘合的作用。
要是新做出来的粉条,就不用红薯淀粉了,直接调味后按压结实进行冷却就行,这种新做出来的皮渣名叫漏皮渣,殷州很多农村每到过年都会做一些。
这种皮渣比普通皮渣要好吃,因为用的全是粉条,没有掺杂多余的淀粉,口感更劲道,更软糯。
可惜只能过年或者下粉条时才能吃到,平时根本吃不着。
把淀粉倒进盆里,准备倒水搅拌。
正常情况下,做皮渣用清水搅拌淀粉,但今天为了味道更香,同时也探索一下这道家乡美味的在京城传开的可能性,所以林旭用了高汤。
用高汤可以给皮渣增加肉的香味,但因为高汤没有油脂,所以皮渣不会油腻。
这样吃起来,理论来说更美味。
当然了,就算不好吃也没事,反正沈宝宝没吃过皮渣,不知道原本什么味道,就算翻车了,也能堂而皇之的告诉她,老家的皮渣就这味儿。
高汤在封存时候,是不能有油脂的,尤其是猪油。
因为猪油冷却后,有时候会有淡淡的腥味,要是跟汤混在一起,会让高汤也有腥味,所以高汤熬好第一步就是去油,把浮油撇干净,让汤更纯粹。
用高汤把淀粉搅拌成稀奶油状,放在一边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