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说来,自己是不是可以活着回突厥了?
这么一想,面向杨广的身子矮了几个,态度愈发恭敬了!
杨广注视着颓废了许多突厥二王子,忽然正色道:“阿史那俟利弗设听封!”
正想着如何争取回国机会的阿史那俟利弗设,让杨广这么一说,登时打了一个激灵,激动的拜了下去:“阿史那俟利弗设在!”
阿史那俟利弗设满心期待,不知圣人可汗会给他个什么职位。
杨广一脸肃容:“阿史那俟利弗设年少英武、智勇兼备,乃罕见的英才,特封其为镇北将军、授日南郡公之爵。”
阿史那俟利弗设一下子听懵了。
他父亲启民可汗受大隋册封,不仅以隋臣自居,还为大隋立过大功,但他在大隋的地位,也不过是郡王级别而已,至于兄长阿史那咄吉,连个大隋的官位都没有。如今,圣人可汗竟然册封他为镇北将军、日南郡公。
这样的封赏,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儿,连忙匍匐在地,以一种五体投地方式拜谢道:“臣阿史那俟利弗设谢圣人可汗恩典,必将忠心于大隋、忠心于圣人可汗,世世代代为大隋戍边,忠孝之心如泰山之重、如长江之深,天日可鉴!”
杨集见状,心下不由叹服:
这家伙不愧是东突厥史上的处罗可汗,光是这份能屈能伸的态度和演技,就不是普通人具备的。若非阿史那俟利弗设在亲征并州途中,死得莫名其妙,只怕他所熟悉的史实将会大大改变。尽管如此;可是李渊父子在他死后,还是像对待始毕可汗那般,如同孝子贤孙似的为他披麻戴孝、满城批素。
纵观数千年历史,享有这种荣耀的异族“皇帝”,除了他们兄弟二人以外,恐怕也只有被石敬瑭称为父皇帝耶律德光了。
杨广似乎被阿史那俟利弗设一腔赤诚感动了,他点了点头道:“朕希望你能做大隋和突厥的桥梁,为双方百姓的和平友好出策建言,让东突厥世世代代忠于大隋。”
阿史那俟利弗设闻言,顿时大喜过望,他从这番话里,听出圣人可汗立他为东突厥之主的意思了。
杨广说道:“起来吧!”
“臣多谢圣人可汗!”阿史那俟利弗设爬了起来,整个人的气度彷佛都变了。
“契丹对我大隋不衅,朕委任卫王北上,率领突厥勇士给契丹人一个深刻的教训,希望你全力配合卫王!”杨广意味深长地瞥了他一眼,说道:“只要你立足功勋,休要说是一个郡公了,便是国公、郡王,朕也不吝册封。”
阿史那俟利弗设肃然行礼道:“多谢圣人可汗信重,臣定不负圣人可汗厚爱,但凡卫王有令,臣一定遵从。”
其实他知道杨广准备利用突厥之力对付契丹,但一来大汗尊位太过诱人;二来是他这个二王子一直和兄长明争暗斗,双方皆视对方为眼中钉肉中刺,可是他在大湖区、范夫人城一带失去八九成的实力,一旦兄长登上大汗之位,那他必死无疑。
但是圣人可汗如果认同他,扶他为下一任大汗,便是父亲也得认,而兄长现在虽然在东突厥有一家独大之势,可他现在的靠山更强更大。只要他回去以后,亮出大隋册封他的诏令、印信,就能拉拢一些忠于父亲、见识过大隋兵锋的部落酋长。
他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只要有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位子、只要敌人不是隋朝,就能够立下足以令圣人可汗满意的功劳,而他的功劳越大、得到了臂助也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