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却肃然动容,离座表示歉意,即任命崔琰为冀州别驾从事,并下令:“河北居民遭受兵革之难,不再缴纳今年租赋。”
崔琰代百姓向曹操表示感谢,并反映了由于连年征战,许多自耕农沦为豪强的部曲和佃客,而豪强依仗权势,不缴纳赋税的现实情况。
曹操当即否认豪强的这种特权,规定“重豪强兼并之法”,不准“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颁令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袁氏之治,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炫鬻家财,不足应命;审配宗族,至乃藏匿罪人,为逋逃主。欲望百姓亲附,甲兵强盛,岂可得邪!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棉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郡国守相明检察之,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也。”
曹操此令一出,冀州百姓,特别是那些弱民,见不但免除一年租赋,以后租赋均减,不再为豪强代缴,尽皆欢欣喜悦,颂扬曹公威德。
曹操攻克邺城,夺取了袁绍盘踞多年的冀州,想起昔日与袁绍共同起兵讨伐董卓情景,恍然如昨。
当年袁绍问曹操:“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
曹操反问:“足下意思,以为何如?”
袁绍说:“吾南据黄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凭此险要,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
曹操说:“昔汤、武之王,岂同土哉?若以险固为资,则不能应机而变。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想起此番对话,总结成败原因,曹操感慨万端,率众亲往袁绍墓前设祭。
当年为扶汉室,志同讨贼;今日为争天下,刀兵相向;袁绍既死,儿子争嗣,可悲可哀!曹操悲哀之情难抑,泪流满面,哭诉再拜,众人无不叹息。
祭毕,曹操令人携带金帛粮米,亲自前往袁绍住邸慰籍刘氏。
曹操破邺城后曾令“不得伤害袁氏老小”,今至袁府门下,守门将士报称“世子在内”,曹操唤出斥责,刘氏出来拜见曹操:“非世子不能保全袁氏眷属。”
所言世子,就是曹操原来次子今为长子曹丕,字子桓,时年十八岁,乃曹操次妻卞氏所生。
卞氏,祖籍琅琊开阳(今山东临沂)人,随祖从事音乐歌舞,靠卖艺为生,后来四处飘零至沛国谯地。
那时东汉权臣董卓当朝,曹操时为东郡太守,为避贵戚之祸而称病辞官返乡,在故乡城外建起别墅,读书放猎,自娱自乐。
就在这里,年已二十岁的卞氏以才色过人,而被时年二十五岁的曹操看中,成了乡宦曹操之妾,不久生了曹丕。
由于局势动荡,闲居乡里的曹操被征召,并被任命为典军校尉,成为大将军何进的部属,再次来到了祖辈父辈成就功名的东都洛阳。
卞氏带着尚在襁褓的曹丕,随着丈夫,也来到了洛阳。
何进被诛,董卓当权,曹操不愿与其为伍,带亲信随从东逃。
袁术捎信说“曹操已死”,早先投靠曹操的部下觉得没有了奔头,都想离开洛阳回老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