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只见那马涌身而起,一跃三丈,飞上西岸。
刘备瞬间犹如腾云驾雾,似醉如痴,心生奇想:“如此数丈阔溪,竟然一跃而过,岂非天意!”侥幸间策马往南漳(今湖北襄阳南漳县)而行。
眼看日将西沉,忽见一牧童跨在牛背上吹笛而来。
刘备心想:短笛坐牛,晚霞相映,牧童逍遥自得,吾不如也。遂闪在路旁,立马观看。
牧童看见,也停牛罢笛,对着刘备上下打量:“将军莫非是大破黄巾的刘玄德吗?”
刘备惊问:“一个偏僻村间小孩,怎知道我的姓名?”
牧童说:“我哪里知道?因常在师父身边,常来拜访师父的客人,多谈起一个叫刘玄德的英雄,身长七尺五寸,垂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今观将军模样,想必就是。”
刘备心想:如此偏僻乡村,尚有如此众多隐士谈及自己,遂生拜访之意,便问牧童:“汝师居住何处?”
牧童遥指密林庄园:“前面水镜庄中。”
刘备说:“吾就是刘玄德。今天色已晚,汝可以带我去拜见你师父吗?”
牧童应诺。
刘备随牧童,一路交谈,得知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人。
为人清高拔俗,学识广博,有知人论世、鉴别人才的能力,受到世人的敬重,称之为水镜先生。
中原战乱,袁术南面称帝,刘表中立策略使荆州相对稍安,便设立学官,建立学校,各地贤达学士多来避乱。
司马徽也从颍川来到襄阳,于密林中建舍隐居。因博学多识,精通奇门、兵法、经学,在荆州与受刘表之命编撰《五章经句》名士宋忠齐名。
南阳人刘廙、襄阳人向朗就曾经是司马徽的学生;益州涪人尹默、李仁因为益州只流行今文经学,特意来荆州从司马徽、宋忠学习古文经学。
刘表慕名造访,司马徽知道刘表心胸狭隘,一定会谋害善者,所以缄口不言,不谈论时势。
刘表则以为司马徽是个只会说“好!好!”的“好好先生”。
后来只要有人在刘表面前说:“司马德操是奇士,只是没有遇到知己。”
刘表则说:“人们所说的都是虚妄不实的话,这人只是一个小书生而已,其见识与普通人无异。”
刘表对司马徽的评价也并不全是空穴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