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 杨阜借兵驱马超 张松恃才讥曹操 二

作者:高木峰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荆州牧刘表上言朝廷,称刘焉“有似子夏在西河疑圣人之论(意指其图谋不轨)”。

此后,刘焉称病,让朝廷将其子奉车都尉刘璋从京城派到益州,趁机将其留下。

兴平元年,刘焉在朝中的长子左中郎将刘范、次子治书侍御史刘诞与征西将军马腾策划进攻长安,因密谋败露,逃往槐里。

刘范不久被杀,刘诞亦被抓获处死。

议郎庞羲送刘焉的孙辈入蜀免受牵连。

此时绵竹发生大火,刘焉的城府被焚烧,所造车乘也被烧得一干二净,四周民房亦受其害,刘焉不得已迁州治到成都,因为对死去的两个儿子伤心过度,又担忧灾祸,不久便发背疮而死。

刘焉死后,益州官吏赵韪等见刘璋温仁,便于控制,于是上书推举他继掌益州刺史,得朝廷诏为益州牧,同时任命赵韪为征东中郎将。

将领沈弥、娄发、甘宁起事反对刘璋,被赵韪打败后逃奔荆州。

此前荆州牧刘表上书告发刘焉在乘车器物衣服方面和天子比拟,有僭越之嫌,因此赵韪驻兵朐腮以防刘表。

当初南阳、三辅的几万家百姓流亡到益州,刘焉将他们全部收为部众,称为“东州兵”。

刘璋性情柔弱宽容,缺乏威信谋略。东州人侵凌横暴,成为百姓的灾难,刘璋没有能力制止,旧有的士人相当埋怨并且叛离。

赵韪在巴中,很得百姓士兵的欢心,刘璋将大权交给他。

赵韪见到民心不和,就暗中勾结州中的世家望族发动叛乱,蜀地多处响应。幸得刘焉之前收容建立的这支“东州兵”拼力死战,才平息了叛乱,杀赵韪于江州,成为刘璋平定赵韪内乱的决定性力量。

刘璋为人懦弱,原本依附于刘焉的汉中张鲁骄纵,不听刘璋号令,于是刘璋杀张鲁母弟,双方成为仇敌,

刘璋派洛阳人、自己儿媳的父亲庞羲任巴西太守防御张鲁,但多次被张鲁所破。

庞羲探知马超投奔汉中,张鲁意欲攻川,急忙报知刘璋。

刘璋闻之大忧,急聚众商议。

忽一人昂然而出:“主公放心,某虽不才,愿凭三寸不烂之舌,使张鲁不敢小觑西川。”

刘璋一看,却是益州别驾张松。

张松,字子乔,蜀郡成都人,身高不满五尺,尖头凹腮,塌鼻露齿,说话犹如铜钟。

此人虽然其貌不扬,但却伶牙俐齿,能言善辩,有过目不忘之能。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