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霸道不可称王

作者:釜中囚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之前一直在用冀州集团和外戚制衡,也没有觉得事态脱离掌控而引起的愤怒。

像荀彧这么优秀的工具人,他可舍不得放在一边不用,更不会杀掉,如此大才,太可惜了。

他早就想把官制改成三省六部制,琢磨了好几年了,正好趁着登基,用府中官吏充实中枢的机会,一举改制。

其实,他还想把品级制也一并定立出来,汉朝的官职没有明确的级别,只是以俸禄划分,还有一大堆的潜规则,挺乱的。

因为没怎么混过官场,很多事都闹不清楚,与其去学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不如自己重新建立规矩。

他有任性的资格。

荀彧今天本是抱着获罪之心而来,可看着刘襄的背影,自然而然的就跟了上去,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已经习惯了追随着这个身影了呢?

这个问题还真是没有仔细的想过,仿佛潜移默化一般,成了既定的事实。

偏殿的书房里面放了冰鉴,金灿灿的青铜表面散发着令人舒爽的凉气,将盛夏的燥热驱出殿堂,正午炽烈的阳光也被挡在了门外,刘襄喝了一碗冰镇的酸梅汤,极为享受的吐出了一口凉气,感受着从内到外的清爽。

舒坦!

为了照顾荀彧的爱好,命人点了一炉沉香,准备开始商议官制的问题。

“旧时官制有些凌乱,权利交叠,不够明确,我有意设立三省六部制,此前已经建了门下省,是为我打理私产,管理身边的侍从、幕僚,这个今后不会变动。

之后准备设立中书省,由中书令统管,执掌机要、发布诏令。

再把尚书台改为尚书省,由尚书令统管,其下设立六部,分为吏部、户部、兵部、工部、礼部、刑部。

吏部负责官吏的考核、任免;将大司农的权责收归户部,管理朝廷的府库、财税、户籍、俸禄;兵部掌管兵籍、军械、军令等;将司空的权责收归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

礼部管理祭祀、学府事务以及藩属外交事宜;刑部掌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但我不想把廷尉收归其中,想要两部并立,建立互相监督的最高法司。

六部主官为尚书,其下设侍郎,郎中、主事,令史。

至于各级官吏的品级划分,我还没想好,文若可有建议?”

荀彧眨了眨眼,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也不及细细思索三省六部的职责划分,赶紧开口推荐人才:“吾举荐一位大才,其对官制品级颇有想法,且擅长律法,定能襄助主公。”

“文若这么推崇此人吗?到底是谁,快快说来!”刘襄非常感兴趣,荀文若就是个人才宝库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