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统筹经济与算力的适配性》

作者:余乐成溪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至于娄昌顺会不会重视,许国决定不去管他,反正他决定了最近几年是不在他那儿显摆自己的能耐了。

无事的许国当然不可能就这样放纵自己,他按照自己了解到的大学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进行自学,毕竟牛校长给了自己那么有利的条件,如果不就此抓紧机会,岂不是像以前那样混大学。

另外重新温顾一遍大学的知识,也算是对自己以往所学进行了一番梳理。

当然觉得实在是学习累了的时候许国也会用余生(余元浩)的身份去办一些他有所顾虑的事,但那就不是这里可以细说的了,也许后面在新闻中能够见之一二吧。

除了努力学习和偶尔放纵以外,许国还如同以前那样找了一个新的课题来研究,也算是活动活动一下脑子。

至于课题的名字他初步打算把它叫做《统筹经济与算力的适配性》,至于研究的具体内容,大概可以描述为华夏如果打算以统筹经济来调配整个国家的生产与运营,那么需要什么样的算力来与之适配?

或者可以反过来说,基于当下华夏所具备的算力水平,统筹经济应该合理控制在什么规模才不至于发展的失去控制。

在许国看来,这个课题完全可以进行纯理论性研究,基本上不需要涉及关健的国民经济信息,因此以他留学生的身份来做这个课题应该是没有什么风险的。

不得不说在用功之余用这个课题来活动一下脑子还真的是一种享受,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当然是因为穿越者的好为人师和显摆在作怪。

每每思考起《统筹经济与算力的适配性》这个问题的时候,许国就在想东吉曼和无产者联盟的一夕成败得失。

在他看来华夏要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国家,实行统筹经济是完全必要且必须的,但是如果一味的统筹安排一切,又没有相应的模型和算力作为支撑。

那么国家的统筹经济,将完全基于管理者的个人经验,而这种个人经验很难以向继任者进行传授,也无法弄出来长期适配的经验公式。

这种情况下,一旦管理层出现了大量更替,原本是运行得很好的统筹经济模式,将会一下子遇到巨大的困难。

所以说他试图通过论文分析的方式,推导出来华夏当前所具备的算力适合哪种规模的统筹经济模式。

以及什么地方该刚性,什么地方可以适当放松留有余量。

特别需要提及的一项是,在这个论文当中所说的算力并不是指计算机的算力,而是指符合标准的财会人员。

当然许国也计划在论文中提及一下,如果我们国家发展出来高性能计算机,完全可以用来辅助进行统筹规划经济。

这回这个论文许国觉得有必要准备的更充分一点,因为他打算用这个论文来作为自己大学毕业的论文。

所以光是准备开题报告,许国就反反复复弄了好几个版本。一直到回到学校一个多月后他才拿出了最终的开题报告,此时的时间已经是53年的3月底了。

因为许国没有在毕业班的缘故,班上的同学都没有开始写论文,老师也不可能单独为他一个人提前进行安排。

所以许国当然再次找到了牛校长,他心里可没有半点不好意思,至于原因吗,当然是因为他自觉提供了两个很好的论文开题报告,想来对于牛校长的研究方向应该有一定启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