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在汪先生面前我也不妨直说,我是不太愿意让华夏会馆参与进来的,因为这只是一个生意,考虑的是投入与产出。
另外华夏会馆的模式太过保守了,虽然开在牙美利尖,但是它的行为模式还是按照纯粹的华夏模式来运营。
我倒不是说这种模式不好,因为只要对在牙美利尖华人的历史有了解的都知道,他们确实干了不少对咱们华人有用的事。
那些刚来到牙美利尖的华人基本上绝大多数都受到过他们的帮助,客死他乡的华人不知多少是因为他们才骸骨归乡。
但是在牙美利尖就要有符合牙美利尖模式的做法,起码我现在还没看到咱们华人地位上来,而我现在做的就是要与其他人抢赛道,所以我认为还是我自己来做比较稳妥。”
在听到许国说的初期投入资金的时候汪安全就知道这个电子产业促进基金的规模不是很大,但是也绝对不小。
因为在这个时间点上牙美利尖的普通工人工资水平也才两千左右一年,所以一二十万美元基本上相当于50到100人的年收入了。
有了这笔钱资助十几二十个年轻人上大学应该是初步够用了,再说不借助华夏会馆的帮助,现找还不一定能够找出这么多合适的苗子,这笔资金的大部分说不定还要用来从高中阶段开始资助起走。
“这样的话的确是用不到华夏会馆的帮助,就是不知道许先生往后是怎么打算的?如果试水顺利后面会不会加大资金投入,如果加大投入那么投入资金量又会是多少。
在没有搞明白这个事情之前,不好做计划,毕竟读书学习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上大学一般都要四年左右。
如果还有后续求学计划,如果没有奖学金,又有可能需要追加投入。”
许国想了想后才回答道。
“后续说不准,如果这个模式还可行的话,后续四到五年我应该会每年投入50~100万美元的样子,到时第一批毕业的人员也应该在逐步还款了。”
不得不说许国的这个回答把汪安全给震住了,他很是认真地在想华人圈子里什么时候出现了这等富豪人物,可是仔细回想了好一会也没有想到许国到底是哪个家族的公子哥。
但是来的时候对方没有作这方面的介绍,不知道他是单纯要以个人的身份来做这件事情,或者他只是别人的白手套,汪安全也就不好追问。
但是想来当别人白手套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这件事情本身又不违法,还是一件算得上有功德的事,所以应该不是。
“冒昧问一下,这个后续的方案能够确定吗?”
确定,当然能够确定,许国空间里的钱必须得找个地方花掉。相对于直接在牙美利尖收购老美的老牌公司,他更喜欢前期种田,然后颠覆整个行业。
当然这只是许国口头上自嗨而已,实际他清楚地知道他作为一个外国人要想完全收购一家美资高科技企业是多么困难。
虽说这个时间点没有像后世那样卡收购,但是这个时候正是阵营对立的时候。
如果许国冲到股市上就说要收购牙美利尖的高科技企业,先不说他一下子拿不拿得出来那么多美金,光是应付这边的调查就有可能让他回不到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