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请教演技(二合一)

作者:曹魏子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烟火人家确实也算是圈内人爱去的私厨,虽然傅承轩很嫌弃,但林卿如觉得味道其实还不错。

席间,周元也确实拿了《东宫》的剧本,已经趁着等菜上桌的间隙问了几个问题。

林卿如对于敬业的演员一向是很有好感的,是以对于周元问的那些问题,都是有问必答,而且还算认真。

“哭戏的话,周老师可能遇到得比较少,我记得当前这部戏里只有四次,两次是知道女儿被害之后的情绪失控,这两场戏我记得周老师你演得已经很好了,还有就是女儿出嫁和一次祭奠亡妻。”

“那种正常情绪的哭还是比较好表现的。有些比较难做到的哭戏,比如喜极而泣或者悲喜交织,就需要更多的技巧了。”

从表演层次上来看,单纯的哭是最容易的。

比如因为难受、伤心、受委屈等理由而哭,这个时候只需要准确表达出一个情绪点就好。

像悲喜交织,则是人物内心的矛盾,两种情绪交杂且通过演员的表情微妙变化而体现,表现得用力过猛,则会显得出戏,比如有些演员演哭戏只会瞪眼,播出之后引来众多网友嘲笑、观众辣眼睛。

但是,用力如果过轻,表达得不够明显,又会被诟病不入戏、面瘫脸、缺乏表现力等等。

关键在于精准。

而这个表达是否精准,在不同审美能力的观众面前,又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情。

林卿如自己当时训练时候用的方法就是对着镜子练习表情。

当然,也不是完全漫无目的的练习表情,而是有一定的参照模板的。

比如,林卿如会大量看电影,尤其是对于电影中表现出彩的片段,会加标记甚至剪成小片段反复播放。

有的时候,林卿如只是单纯的看几遍就能够get到那种精准的情绪变化,但是从技巧上的提升,那就是在看其他人表演的时候,有意识的放慢播放速度,把表情特写调节到最清晰,分析当时表演的时候,那位演员用到的面部肌肉群。

这种方法看上去很诡异,但是对林卿如来说,还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只不过,这个方法不确定对所有人都适用,所以在给周元介绍的时候,林卿如还稍微犹豫了一下,说完之后补充了一句,“这是我自己的方法啊,不一定适用所有人,你只当个参考就行,其实很多时候的表演是看状态的,这种太过机械化的复制式学习法,能够起到的作用有限。”

其实归根到底,演技的高下,只是演员对剧本的理解,对于整个情绪的把握。

有的时候,情绪的把握到位了,又表达出来了,是比任何精湛的技巧都要有感染力的。

镜头是有生命的,这话不假。

周元听完之后,发自内心的竖起大拇指,“卿如,我一开始知道你的演技强,真没想到你私下里做过这么多功课,你说的这个方法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