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第一胎是个女儿,也就是韩阆现在的大姑。
生了大姑几年之后,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
原本抱养是迫不得已,所以老韩的童年过得并不好。有了自己的血缘骨肉,两位老人对那位不是亲生的大儿子,基本没有什么爱。
老韩12岁辍学,然后开始做学徒,还要给一大家子做饭。
好在老韩很争气,也很聪明,做事很诚实,后来长大开始有了自己的打算,这才分开门户,然后娶了媳妇,盖了房子。
原本一切都还好,该承担的赡养义务,老韩也不会推脱。
哪怕两位老人做父母并不合格,对韩阆这位孙子更是基本无爱。
但是终究还是有养育之恩,该赡养,老韩绝不说二话。
反正还有一个弟弟,可以平摊。
只是韩阆上高中的那年,韩阆那位叔叔因为意外直接一命呜呼了。
韩阆的那位叔叔本就不成气候,就是到发生意外也没有娶妻生子。
所以这一下子赡养老人的担子全部压在了韩阆一个人头上。
在农村,嫁出去的女儿好比泼出去的水,是没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当然也没有继承财产的权利。
可是这样两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哪里还有什么财产。
两位老人一直溺爱小儿子,可是小儿子不成器,最无奈的是小儿子最后又出了意外。
所以在韩阆上初中的那几年,爷爷奶奶总算对家里的大儿子大媳妇好了一点。
到了那会,两位也发现指望不上小儿子了。
农村人,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格局,养儿就为防老。
小儿子指望不上,只能转头对这个不是亲生骨肉的大儿子稍微好一点。
后来,小儿子出了意外,两位老人身体又不好。
韩阆的母亲潘秀秀只能居家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