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6 吓人的收益

作者:笔名帅不帅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这样的待遇,在这个年代别说私企,就是外企也赶不上。

道理也很简单,只有钱给到位,员工才能舒舒服服地为你工作,公司也能招揽更多的人材。

当然这是有前提的,那便是企业是核心竞争力得够硬。

普通的公司想要学谷歌微软这种公司的待遇,那就是找死。

同理,发展中国家想要学发达国家的福利待遇,那也是找死。

高福利高待遇,必须建立在高利润高效益的基础上。

星辰大海一年的效益有多高?

关于这个问题的数据在业内是相对保密的。

而且就算星辰大海公开数据,绝大多数影视从业者也会认为这是假的。

因为影视行业是高风险行业,6成以上的电视剧项目会亏钱,9成以上的电影会亏本。

真的赚钱的影视公司真的不多的。

华谊大小王就是一个例子,去年时候他俩都开始思考要不要放弃这块业务了,因为很多项目都是坑,他俩靠着冯大炮赚到的几千万不小心踩到了几个坑很快就折了一半多,另一半虽然没折吧,但资金回流的周期也都是至少半年起步。

而且这还是人家底子厚呢,换作小公司,比如横店目前那些一茬又一茬的小作坊。

为了项目当孙子找资金,有了资金后项目立项开拍还不一定顺利,拍完后没准卖不出去,卖出去了也不一定赚钱。

成功路上那么多艰难困苦,也让无数人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同时也造就了一大帮靠着周边产业赚钱的家伙。

当然,真的赚起来有时候也是很吓人的,有时候一个项目几倍甚至十多倍的收益,这和一步登天没啥区别。

还有艺人这块的收入,手里要是有个一线明星,那随便转一转,哪怕佛系营业的状态下,公司一年都能捞个几百万。

不过同样的,这都很是难得。

谁能保证项目一定赚?

谁能这么容易就造出一个一线明星?

所以总体来说,在这个年代,全世界搞影视的,看着表面风光,实际真要说赚了有狠,这还真难说,而这也是后来那么多人转头抓流量明星的原因之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