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华纳在媒体方面又不小的话语权,手段也不缺,所以接下来该怎么维护江炎的形象,他们自有计划。
而和老美繁杂的舆论不同的是。
大本营亚洲的舆论就比较统一了。
东亚、东南亚虽然各有龌龊,但亚洲人冲出亚洲这件事,再怎么说都是亚洲人的骄傲。
当然也有酸溜溜的,比如高丽霓虹湾湾某些媒体。
但在货真价实的奖项面前,再多的话也显得苍白。
虽然江炎不是亚洲第一个拿格莱美的,甚至在国内都不是唯一一个。
1989年,中国音乐人苏聪和另两位日本、美国音乐人,靠着共同创作的电影《末代皇帝》原声音乐分获格莱美“最佳视觉媒体原声奖”。
1999年,中国歌手杭天琪拿下了格莱美的“终身艺术成就奖”。
不过这个奖项并不是格莱美组委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而是格莱美的主持单位为了开拓亚洲市场搞的一个奖项,含金量和正版有差距。
此外虽然依旧非常优秀的音乐人获奖,但是奖项含金量方面,肯定是逊色于江炎刚刚获得的“最佳新人”和“最佳流行歌曲”的。
特别是“最佳新人”,这奖项在格莱美中可以排进前五,是世界巨星都可以拿出来论资排辈的重要倚仗。
所以哪怕某些酸媒再嘴硬也不得不承认。
从即日起,江炎“国际巨星”以及“亚洲歌坛第一人”头上的那个双引号,已经正式可以去掉了。
。。。。。。
亚洲范围,对江炎获奖是既兴奋激动也有点羡慕嫉妒,国内则是完完全全的一片欢腾海洋。
江炎第一次登上《新闻联波》,而且是5分钟!
官方点名表扬他对亚洲流行音乐的贡献,并隐晦的暗示,江炎就是中国流行音乐领头人。
各大媒体乐评人乃至艺人们集体吹爆,蹭一波热度,江炎的粉丝就像又过了一回年,撒开了欢的折腾。
其他歌手粉丝能咋办,就当没看见呗,这都不是一个级别的咯。
不过要吵也是可以吵的,江炎毕竟搞出绯闻了嘛,还是个40岁大妈!这比和王飞搞绯闻还要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