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夏花满京华

作者:流浪的大柚子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小雪大人。”戚大人躬身一礼。

“嗯。”来人对着戚大人点头示意,又继续和越宁安掰扯:“本官若不是今天碰巧到这前院,还不听到你小子的肺腑之言呢。”

“属下失言,请大人责罚。”“算啦,话不中听,但也是事实。本官现在就是要进城,和冬官大人一起去内阁扯皮的……回头,你请本官走一遭浣花楼就可以了。”说话间,不理越宁安苦瓜似的脸,转头看了一眼戴着面具的陈十一,顿时被少年背后竹篓里的猴子吸引过去:“好漂亮的猴子……是你的?少年郎挺特别呀,有没有兴趣加入我冬官一脉?钱粮充足,油水肥厚,怎么样,不错吧。”说完,还对少年挤了挤眼睛。

陈十一目瞪口呆,这谁呀,身份看起来比戚大人还大,怎么这德行啊。

“咳,小雪大人,这少年是雨公公指定要的人……”戚大人不能不说话了,要不这崇礼司的脸面能不能保住就两说了。

“嗨,不早说,走了。越宁安,别忘了浣花楼啊。”

望着小雪大人出了东便门,戚大人对陈十一说道:“刚才这位是冬官一脉所属,二十四节气官之一,小雪大人。冬脉确实如越宁安所说,负责钱粮物资的同时勾连朝廷各部,但,也管着本司器械营造和调度。和冬脉搞好关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我先带你去点卯,安排住宿。”

崇礼司衙门后苑,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几处幽静的精舍庭院若隐若现。精舍外溪水环绕,庭院里三两棵竹子点缀其中,说不出的出尘缥缈。

其中一间精舍中,雨公公正陪在下首,和一位身着红袍官服、看不出年龄的女子说话。

女子呷了一口香茗,淡然说道:“掬花楼最新的两榜,你怎么看?”

“依下官看,《天上碑》黄榜变化不大,青榜......各山门憋着劲应对几年后的建木值守权之争,对自家年轻一辈的消息看的很紧,除了天下行走换了一些人,青榜里看不出其他东西。倒是《人间璧》值得关注一些,据说西周和北燕都出了一批好苗子,南楚的鲁莽更是有可能以武入道,晋升上四境。”

“时不我待啊。明年又是山门大挑了,这次巫宗居然也传了信笺,机会难得。春娴你要通知下去,年近弱冠的武夫,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了。还有,全员加紧修炼,尤其是紫府,若能突破中四境,朝廷不吝赏赐。回头本官就去请一道旨意,明发天下,再次沧海拾遗。”

雨公公颔首:“是,此事下官今日就办。每个宗门十年一次大挑,虽说两三家轮流招人,但对于我大明四万万黎庶而言,何止是杯水车薪。偏偏稷下学宫又多在生员中选人,守成有余,杀力不足。”

“哼!那些个山门,弱冠以上的不要,功名在身的不要,只要武夫,这是为何?朝廷送去的人,数百年来,能进内门的凤毛麟角,祖师堂更是一个没有,这又是为何?不就是八百年来过惯了听调不听宣的好日子,想做那超然世外的法外之地,对朝廷提防的紧。”

“不事生产,又放不下世俗的繁华,既想要朝廷供养,又防着朝廷势大。一个个老不死的都缩在镜界洞天里,若非上四境以下无法强行进入镜界,山门势力早就纳入王法之下了,哪由得他们如此逍遥!若是司正大人的宗门能够出世相助就大不一样了。”

“本官那山门是指望不上了。祖师爷遗训,历代弟子不得超过十二人,传了三千多年,现如今门人也不过三百之数,即不受世俗供奉,更不可干涉人间。而且,年届不惑未入上四境者,就得离开山门,非召不得回山。说起来,本官都已经离山十年了,师父仙逝都不能回去见他老人家最后一面,不肖弟子啊。”

“大人,下官以为,先皇后和太子肯定是不做如此之想的。”

“那是自然,只要本官还在,就没人能抢的了小烈未来的皇位!这也是我能为大姐做的唯一的一件事了。晋王那边,最近可有什么动静?”

“没有......前日,宫里传出中旨,晋王被任命为善见城留守,府里这几天都在打点行装,月底前就要动身离京。”

“东都刺史?惠妃还是不死心啊。”

“太子体弱,太孙年幼,后宫正位空悬十几年,惠妃娘娘又管着三宫六院,晋王礼贤下士,素有贤王之名,有想法不奇怪。”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