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逐溪连忙和保罗夫妇打招呼,他其实对于外国科学家没有意见,只要不是敌对、歧视种花家的外国人,也欢迎一起做朋友。
对保罗夫妇两人的科研实力,方逐溪并没有丝毫的怀疑,因为系统向他作了提示:保罗夫妇两人身上浮现着隐约的黑色,这是能够担任科研组副组长的能力。
保罗夫妇的汉语还比较生硬,对于年轻的方逐溪居然是基因实验室的大老板兼研究员,他们感到好奇,也有一丝的不信任。
方逐溪知道这很正常,也很理解,他们来了就好,随着时间的过去,大家会相互理解的。只要他们来到这里参与了实验室,系统就会将他们纳入科研组,可以为孵化科技贡献积分。
随后,余慧珍又带着方逐溪介绍了其他人,这些大多都是她和保罗夫妇的弟子们,系统提示他们都是紫色的光芒,能够充当研究员。
在实验室走了一圈,系统终于提示,基因重组改造技术科研组正式成立了,群体科研孵化模式启动。
【科技孵化目标:基因重组改造技术
科技孵化进度:0/10000
科研组规模:中型
科研组驻地:鹏城实验室
科研组人员:15/15
副组长:3/3
余慧珍(提供积分速度61/天)
保罗(提供积分速度59/天)
爱丽森(提供积分速度58/天)
组员:15/15(提供积分速度167/天)
积分获取速度:345/天
目前拥有积分231。】
拥有的积分是前段时间方逐溪自学基因重组改造相关的技术书籍获得的,现在启动群体模式后,一天获取积分的速度就比他单打独斗这么多天的都要多了。
果然,群体孵化模式才是启动系统的正确方法啊!
只要维持着科研组继续对基因工程的研究,系统就会不断积累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