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沐瞅了面前的光头一眼,内心更加坚定,马刺不安好心。
斯科特内心有着同样的想法,波波维奇,这位表面慈祥的老者,必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手段。
也许无关对错,所有人都是为了胜利,去拼命战斗!
借助挡拆,林沐中距离投篮。
第一场的手感延续至今,稳稳命中,雷霆依然保持着5分的领先优势。
攻守转换,马刺玩起了熟悉的阵地战,昏昏欲睡的传导,试图分散雷霆球员的注意力,然后找到最合适的时机,用最稳定的方式得分。
传了半天,马刺众将没找到任何机会,最终还是选择将球交给了邓肯。
没有吉诺比利,这便是马刺阵地战最大的败笔!
特别是像现在这种状况,面对密不透风的防守,在球员选用有限的情况下,马刺很难有人撕开防线,为球队创造更好的进攻机会。
帕克不行,邓肯更不行!
帕克的身材受限严重,雷霆长人林立,每一位球员的臂展都相当出色,一整场比赛,帕克的突破次数是有限的,真以为每一位球员都跟詹姆斯一样,能够无限突破?
邓肯身居内线,他只能用进攻带动对方阵型,无法起到直接有效的作用,想要撕开更为立体的整体防线,显得十分困难。
更别说雷霆没有对邓肯采用包夹策略,你尽管打,篮球不是单人运动,你得个40分又有何用?
没有一人得分上双的情况下,你很难去赢得最终比赛。
而!
在当年马刺与活塞的总决赛里,正是因为有了吉诺比利那把妖刀,才让马刺最终战胜活塞,捧起了奥布来恩杯。
看不懂的蛇形突破将活塞的铁桶阵搅翻了天,除了他,两边几乎没有能够顺利完成突破上篮的人。
妖刀的突破极大地撕扯了活塞防守的整体性,充当进攻尖刀的他让队友也获得了不少投篮机会,包括篮下的邓肯,同样是马努蛇形突破的受益者。
防守端,马努表现也算是可圈可点,不以防守见长的他在防守端屡次掐断了汉密尔顿的投篮和跑位。
除了第三战与第四站的酱油表现,马努近乎以一己之力将马刺送上了总冠军宝座。
个人表现上来说,邓肯都不及最后两场的吉诺比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