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上户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虽然办理户口的那些人水平也不怎么高,管理的也不怎么严,但那个年代的人有一个通病。
那就是办事很死板!
上边怎么要求的,下边他们就怎么去干,半点含糊都不敢。
所以办个户口走的流程也很繁琐,正常的户口都要七八天甚至半个多月才能办理完成。
但老刘却因为跟刘支书攀了关系,第三天就拿到了户口。
“老刘大哥,当时刘支书帮了您那么大一个忙,后来你们应该经常走动吧?”
张子阳又循序渐进地问道。
“那是必须滴,咱做人不能忘恩负义啊!必须走动,我不管年节都带着点烟呀酒呀过去看他,后来他调走了,那我们就断了联系。”
“刘支书是哪年调走的?”
“大概哪年我记不太清,但就是我上完户口之后的五六年吧。”
“这么说老刘大哥在那五六年间,一直都跟刘支书有来往了?
也经常去严村?”
“那必须滴,要不说刘支书那人讲究呢,不光我给他送点小礼,他还经常约我到严村去吃饭呢!”
“哦哦!”
聊到这里,张子阳突然停止了发问。
他不问,老刘突然就觉得没话说了,忙问道:“张总您要打听的是那个刘支书?”
“哎哟,这我可就帮不上忙了,我刚才不是说了嘛,他没五六年就调走了,我当时也真不知道他调哪去了,后来这些年也没再联系。”
“老刘大哥。”
张子阳说道:“当年您知道严村这边有捡小孩的事吗?”
“捡小孩?”
老刘很吃惊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