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上一世的沈景城拎她跟拎个小鸡仔似的,但他现在也只有八岁呢,就这样背着她,也不怕把她摔了。
紧跟在两人身边的顾昌平,本就黝黑的脸庞更黑了,一边挑着担子,一边还要注意这死小子别摔跟头。
他就奇了怪了,自己是二妮亲爹,还能害她是咋地。这小子宁愿把所有家当都放他这里,也不放心让自己抱着闺女,真是个完蛋玩意。
沈景城背着顾锦走了一段路就找到了感觉,脚步越来越稳。真的,他真觉得顾锦不沉,甚至比那些放到顾昌平担子里的家当轻了很多。
而顾锦适应了一段时间也放了心,爱咋咋地吧,大不了被摔个嘴啃泥呗,而且她也觉得坐在背篓里,确实要比顾昌平抱着舒服多了。
心情一好,顾锦就小声哼哼起了不知名的小调,甚至哼着哼着还惬意的在背篓里打起了盹。
沈景城听着她那低低的轻松小调,眼角眉梢都是笑意,脚步也跟着轻松稳健起来。
他就知道自己一定能背的很好,看阿锦现在多自在。
晚上队伍是在一个县城的官府驿站落的脚,因为移民不能随意走动,带队官兵统计了各家需要买的东西,就带着官文去县衙盖章,同时顺便给有需要的移民采买东西。
当然,他们也不是白给移民跑腿,其中的利益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但其实真正能买东西移民并不多,大多数移民都是朝廷强制抽调的贫户、佃户甚至是流民,本身就穷的叮当响,官府发的那点川资路费,早在启程时为家人置办过冬的棉衣粮食花的差不多了,谁还有那闲钱置办东西?
当然这些人中不包括沈景城,因为启程时他只有一个人,虽然置办的东西很全,但因数量少手里倒是还剩了十多两银子,但他和顾锦年龄小,就算买了东西也带不动,也就跟大多数移民一样,什么也没买。
吃过沈景城中午那顿差点噎死人的浆糊,顾锦说什么也不让他做晚饭了,撵着沈景城到一边生好火,就亲自动起了手。
两人东西有限,她先在锅里添上水,放上适量的盐,又把中午休整时在路边采的冻野菜拿出一点洗好,撕成一段段的放到一边备用,再找出一个小锅盛了足够两人饭量的粗面,多次少量的加着凉水把面粉搅拌成大小均匀的小疙瘩,等锅里的水一开,面疙瘩倒进去,用勺子顺时针搅拌到面疙瘩浮起来,最后把冻野菜撒进去,一锅颜色鲜亮的浓稠的面疙瘩就出了锅。
沈景城一边轻轻吸溜着滚烫的面疙瘩,一边对顾锦笑的眉眼弯弯。
“阿锦,你做的面疙瘩真好喝。”
不比不知道,原来自己平时做的饭真不咋地。
顾锦得意的对他挑挑眉,轻轻喝一口面疙瘩,舒服的眯起了眼。
这哪算好喝啊,这要是有油,用油一炝锅那才叫好喝呢。
两人这边已经吃的浑身舒畅,顾家那边大锅里的水都还没烧开,顾昌平见两人已经开吃,稍微放了点心。
平时他没太注意过二丫头,倒是不知道她还会做饭。原本看到中午沈景城做的那顿浆糊,还想着要不让他俩交点粮食让王氏一起做了,省的浪费粮食,如今一看倒是他操闲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