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大妮看不出顾昌平已经在发火的边缘,他却能看得出。
亲事以后可以再议,可千万不能惹恼了顾昌平,这要是真惹急了这个老丈人,开春他家的地要怎么耕种?
“那岳父,我就先和大妮回去了。”杨二牛说着拉起顾大妮和自己的傻子弟弟就走,顾大妮还有些不甘心,被杨二牛使劲捏了一下手腕,顿时乖乖的什么也不言语,跟着走了。
真是可惜,本来这事马上就成了,谁想那妮子还能跑掉。
她也是直到顾昌平要把她远嫁的时候,才知道顾三妮竟然告过她的状,要不然,顾昌平哪能想到把她远嫁?自己哪会脑子一昏去找杨二牛?
虽说成亲后杨二牛对她还不错,但他家实在太穷了,要不是家里好歹还给她陪嫁了两床被子,估计她现在连个睡觉的被褥都没有。
这一切都是因为顾三妮而起,要不是顾三妮,自己怎么着都能嫁个比杨家好的人家。所以,顾三妮凭什么还可以在顾家好好的过日子,她也该尝尝穷苦的日子是个什么滋味。
顾大妮走后,顾家的大大小小见顾昌平脸色不好,面面相觑的没一个敢开口的,等顾昌平和王氏回了屋,也一个个赶紧回去了。
顾昌平回到屋里,就坐在灶膛边的板凳上捂着脑袋一句话也不说,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孩他爹,三妮那边,我们还要去叫吗?”王氏有些受不了这凝滞的气氛,试探的问。
“你去叫?”顾昌平淡淡瞥她,王氏一噎。
她的脸就是被挣扎的顾三妮抓破的,再加上还有个比三妮还疯的二妮,她是吃饱了撑的才去叫人。
良久,顾昌平长出口气,说道:“先这样吧,三妮要是回来再说,不回来就先这样,她不在咱家,对家里的孩子影响也应该没那么大。”
王氏无可无不可,反正家里一向都是顾昌平做主,她说了也是白说,那就先这样吧。
顾锦一觉醒来,沈景城已经不在身边了,她的脚背也更肿了,还一鼓一鼓的疼。
顾锦瞅着自己像猪蹄的脚长叹口气。
这年过的,也是绝无仅有了。
一个人有些无聊,可她也不太想动,就从摆在角落里的一摞书里找了本当朝律例看了起来。
这是过年前沈景城去买的,他说,如果想当粮长,就必须得了解当朝的律例以及一些政令,有备无患。
顾锦觉得很对,就跟着一起看了起来,看到不懂的就问沈景城或江正书。
不得不说,家里有一个先生真的是很方便,几乎她的问题都能当场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