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老安人当然不高兴。
她没有想到的是裴彤也不同意。
大太太贴身的嬷嬷就劝她:“我觉得大公子是对的。来日方长,您又何必争这朝夕。只要大公子好好读书,一朝金榜题名了,以后有的是风光的日子,没必要因为这件事惹得老安人不高兴。”
大太太到底不甘心。
偏偏顾家那边传了话过来,说是顾昶准备初四就带着新妇去京城,她要么继续和老安人别扭,要不就听裴彤的,先把婚事办了。
大太太叹气,道:“那你就亲自去趟顾家吧,跟顾小姐说说,这件事委屈她了,以后我肯定会补偿她的。”
那嬷嬷顿时欢天喜地,但不敢有半点的流露。
她怕大太太看了多心,又改变了主意。
嬷嬷赶紧把这件事告诉了裴彤。
裴彤悬着的心落了下来,催着媒婆去和
顾家把日子定下来。
这下子裴家又热闹起来。
大太太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特别是当她收到娘家的来信,说她娘家的大嫂已经启程赶往临安,来参加裴彤的婚事了,她更是高兴的叫了银楼的师傅打了几件首饰,既有自己戴的,也有送给她大嫂的。
郁棠则派累枝去请了陈大娘过来,请教她裴彤成亲的见面礼该怎么办。
陈大娘温声笑道:“这件事您应该和二太太商量。虽说您是宗妇,可抛开这个,您和二太太都是做叔母的,理应一样。但我建议你,就和您成亲的时候大太太给您见面礼一样,送个等值的头面好了。最多,也就添个金手镯之类的。因为禅少爷、泊少爷他们也到了成亲的年纪,婚期应该也就在这一、两年,厚此薄彼都不太好。”
郁棠连连点头,去了二太太那里。
二太太准备郁棠不过来商量她,她就去商量郁棠的。郁棠过来,正中她下怀,她道:“我是准备一套赤金头面。你要不加上玉佩什么的就行了。”
郁棠回去就把这件事跟裴宴说了,裴宴觉得这样也行,让郁棠到他的库房里去拿:“应该有很多水头不错的玉佩。”
裴宴收藏的,肯定没有凡品。
但若是送给裴彤,就成了顾曦的。
郁棠舍不得,托佟大掌柜花了几十两银子买了一块水头也不错的新玉作为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