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子文明

作者:火焰大西瓜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那为什么三角飞船还对这支子文明念念不忘?甚至到现在还能掌握对方的行踪?

不过陆羽对这种文明伦理故事并不感兴趣,他现在一边思考着那个消失的九级文明残骸,一边就想着快点搞到星图。

那个奇妙的太空陷阱和神秘武器,以现在掌握的线索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布置这些的九级文明肯定在谋划着什么。

既然已经接下了任务,总得想办法从这上面捞到修复银色星辰号的积分嘛!

随着穿过空间之门接近尾声,陆羽便暂时先将这个头疼的问题交给零号基地的外置大脑们。

穿过空间通道时,陆羽其实就已经能观察到目的地的情况。

在那全新的星域里,最让人注意的就是可以观察些许情况的白矮星。

白矮星。

对于已经经历过黑洞、中子星和超新星爆发等等极端环境的陆羽来说,它甚至已经不算是什么。

实际上白矮星上的重力极其强大,粗粗算来,一颗标准白矮星大概有地球的上千万倍。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没有任何人类已知的存在可以保存完好的结构。甚至,构成白矮星的物质,都不能再以看待平常物质的眼光来看。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在原子核和电子之间存在很大的空隙。如果把一颗原子比喻成一座大剧院,那原子核就只有一颗篮球大小。电子就在这片空隙之中自由的运转。

可是在白矮星物质之中,电子和原子之间的距离,被极大的压缩了。在这样的压力之下,电子真正的变成了“云”,原子核就浸泡在电子云之中。

如果白矮星的质量超过了太阳的1.5倍,那电子简并压力将无法继续对抗自身引力,白矮星将在ia型超新星爆发之后,塌缩成中子星,依靠中子简并压力来继续支撑自身结构。

白矮星和中子星这类的极端星体有某种违背常理的规律,比如,白矮星和中子星的质量和体积成反比,也就是说,它们的体积越大,质量反而越小。体积越小,则代表着它们的质量越大。

陆羽不重视,却不代表白矮星本身不可怕。

白矮星本身就是大宇宙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极端星体。

如果恒星级的飞船靠近白矮星一定距离,在引力不均衡构成的潮汐引力作用之下,飞船会首先被拉扯成长条状,呈螺旋线形式撞击到白矮星上去。在这个过程之中,任何分子结构都会被破坏,物质会还原成最基本的状态,那就是单个的原子。

对于这样的环境,恒星级文明也不会轻易踏足。

对于这个等级的文明而言,星辰闪烁的地方就是他们能源和物质补给之处。除了特殊任务,谁也不会到这个的环境来展开活动。

但随着银色星辰号飞出空间通道,陆羽不由被数个天文单位之外的景象所惊讶了一瞬。

密密麻麻的飞船往返于这片空间当中,数个天文距离本还是白矮星的引力范围,这里不应该有这么多飞船才对。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