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本文不必参考任何文献

作者:长卿还成都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他觉得,也许他此时是在见证一位学术新星的冉冉升起。

……

掌声是给这个年轻人的学术水平的,虽然文人相轻,但吴楚之的年纪却让台下的专家学者们,可以报以较大程度的宽容。

毕竟是老前辈们,要脸。

但是,对其学术观点的质疑,也是不可少的。

身为答辩主席的林一夫,忍住心里强烈的疑惑,将发难的机会让给了别人。

“吴楚之同学,你好,请你正面回答,是需求决定供给,还是供给创造需求,谢谢。”

提出质疑的是来自五角场文秘职业技术学院丁莼教授,也是欧罗巴让·莫内讲席教授,各种名号一口气都念不完的那种,江湖地位还在自己老师之上。

这个问题,其实非常的友好,给了自己进一步阐述观点的时间。

吴楚之微笑的点点头,轻轻一躬,而后开始讲了起来,“我们知道,过去三十四年,华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这当然有很多原因了。我觉得最重要的有三个,一是城市化,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二是加入了wto,成为世界工厂。

第三个原因,我觉得和我们的民族性有关,儒家文化讲究勤劳节俭,讲究功利主义,大家各个都想干一番事业,天天都想着赚钱,这种文化特别适合发展经济。

这么说还是有点抽象。

我举个例子来说吧。比如……比如我的恩师,曾慧娴先生,是以讲课为生的。请老师原谅学生拿您开个玩笑。”

说罢,他向着曾慧娴的方向深深一躬,曾慧娴一脸苦笑的摆摆手,向周围大佬示意这劣徒过于顽劣。

身后的李卡见状,眨巴眨巴眼睛,小声的说道,“看见没,都学着点,小师弟这嘴真甜。”

望着后槽牙都快出来的老师,皮某某等人也不得不认同,石广永扭过头去对着褚建说道,“老四,你输得不冤。”

褚建气得胸口发疼,怎么什么都能扯到他身上来!

台上吴楚之笑着开始说着,“所以我的先生也就是一个小小的生产单位。先生的产量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当然是总需求啊!

如果学生们对先生的课程有需求,请先生过来讲课,需求越大先生就讲得越多,先生的产量就越大。如果学生们不听先生的课,先生就只有闲着,没有产量,资源闲置。

所以,学生们构成对先生课程总需求的一部分,是三驾马车当中的消费。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