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梗之外,有谁一遍一遍又一遍的去品味这部剧?
不存在的。
怎么才能让当代人,特别是当代的年轻人接受一个主旋律的人物和故事?
并不是表现出这个人的闪光点,而是展现这个人的平凡。
这一点,跟一群沙雕网友打了n久交道的李世信再清楚不过。
但是当着这群国家话剧院的演员不能多说。
说多了,跟咱老李故意装逼似的不是?
“李老师,李老师!来来来。”
就在李世信被一群演员围着吹彩虹屁的功夫,那头的徐怀列大声对他招呼了起来。
......
栏目导演虽然归频道编导负责,但其实二者之间并没有严格的从属关系。
类似于网站的作者和责任编辑差不多;责任编辑负责作者在写作时的一切,是负责和服务关系。是为了服务作者和网站之间的沟通才存在的。
央视编导干的也就是这么个穿针引线的活儿。
刚才进入排演厅的时候,苏政和徐怀列的心里其实挺虚——毕竟是求人办事儿。
《故事里的中国》不像是还没有开播的节目,已经上了四期而且收视不错,演员阵容早都已经定了。
能不能办这个事儿,主要看自己的面子够不够硬。
然而,刘文强这样的资深节目导演很多时候不用给编导面子。
现在见识到了李世信在台上一番炸裂演技,苏政和徐怀列心里有了底气。
“来来来,刘导,谢导认识一下哈。这位是《那年那兔那些事》的剧作导演,华旗娱乐的李世信李老师。李老师,这位是《故事中国》的总导演刘文强刘导,国家话剧院导演谢咏梅谢老师。”
“刘导,谢导,您好。”没等苏政介绍,李世信率先伸出了手去。
“华旗的?”“不是咱们台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