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则。”
“长公子回咸阳之事,的确有不少人知道,但都没有表露过,若是长公子让其他朝臣上书,到时陛下询问下来,定然会问出长公子的情况,到时,长公子岂非是犯了欺君之罪?”
“你平日那般冷静,为何这次着了急?”
子襄摇头道:
“兄长,我很冷静。”
“目下或许就是长公子最好的机会!”
“我近来打听到一些消息,这次盛会过后,朝廷官吏的调动情况会陆续公布,其中大量关中氏族的人被重新启用,这番举动是何意已不言而喻。”
“长公子的优势在朝堂。”
“等到关中氏族重新被启用,长公子的优势将会荡然无存,到时,关中氏族定然会给十公子造势,而这次盛会上,十公子的名望无疑攀升到了新的高度,而且博得了士人和民众的一致认可。”
“此消彼长,长公子何以能有机会?”
“再则。”
“秦落衡风头太盛。”
“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秦落衡这次犯了忌讳,我若没猜错的话,等这次盛会结束,他必然会遭至始皇压制。”
“长公子身份暴露与否其实并不重要,这次盛会已然接近尾声,在我来看,长公子在这时暴露身份,其实是利大于弊的!”
“明日还有游历咸阳城。”
“长公子的身份若是暴露出去,定会引起全场注意,无疑也削弱秦落衡的影响力,还能借此拉拢不少士人,而且长公子能通过这次审阅,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才能,加上盛会上又提出过切实可行的治理之策,无疑还会收获一大波民心。”
“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再则。”
“长公子性格太温和了。”
“若长公子再不相争,早晚有天会被蚕食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