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荷更是感激的热泪盈眶,朝皇宫方向连连行礼。
唐朝是有规定的,不分贵贱新娘的婚服一律为青色,但根据实际出土文物发现其实是深蓝泛绿。
但阶级差异是处处都存在的,丝绸制作的礼服只有有品级的贵女出嫁才能穿,庶人只能穿杂色革衣。
还有就是首饰,根据不同的身份品级,新娘子能佩带的首饰是不一样的。
像依荷这样的白身,基本上除了头钗手镯耳环之类必备的首饰之外,是不允许在额外佩带其它首饰的。
花钗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就算允许戴,普通人家也打造不起。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皇后和太子妃亲自赐给的首饰、衣物,那是能越级佩带的。
对一个新娘子来说,这份恩荣是非常大的。
依荷谢恩之后,又向陈景恪行礼表示了感谢,在她看来皇后和太子妃赐下首饰全看陈景恪的面子。
事实上她有点小看她自己和望月谈的影响力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
皇后和太子妃赐下首饰,肯定有陈景恪的原因,这是母庸置疑的。
但还有一个原因是她望月谈总编辑的身份。
不论是谁,能掌握一份销量超过十万册,影响百万读书人的期刊,皇家都要给几分面子。
况且当了这么久的望月谈总编辑,她在文坛也着实积累的足够的声望。
很多大儒给她写信都要带着三分敬意。
当然了,她感谢陈景恪也没错,因为没有他哪来的望月谈。
且望月谈都已经发行这么久了,真以为没有人模彷吗?为什么没有出现第二个竞品?
因为所有模彷者都被朝廷、权贵和衙门找各种理由关停了。
肉食者们是最不愿意看到这种能影响人心的东西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