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个缘由就是在决胜时刻他针对实际情况作出的战术调整无法及时传达给下属。
而他的下属因为不知道具体情况,还在忠实的执行最开始的命令,然后整个军队的配合出现问题。
拿破仑主力被击败,他的手下还在其他战线和敌人缠斗。
这种情况中外都是一个样子。
因为交流不便,具体的战术必须要事先就规划好。
当战斗开始之后再想调整战术非常难,所以谁的谋划更深远更全面谁获胜的概率就高。
为了应对突发状况,古人还想出了很多办法,比如预留一支机动部队专门处理意外情况。
再比如,用鼓声传达一些简单的军令。
复杂的命令就只能靠传令兵,而且传令兵还不能只派遣一波,而是很多波。
这样就算是某个传令兵迷路或者出事,也能保证把命令传达到。
中原王朝这边其实也差不多,重要情报都是分好几拨人送的。
当夷男的命令传递到各个大将手中,薛延陀的大营再次动了起来。
远处李绩看到这一幕,马上就作出判断:“夷男上钩了,传令先锋营待机撤回军阵。”
等他把命令下完,李承乾才问道:“英国公,投石车怎么办?”
人可以撤回来,投石机这么笨重是很难移动的。
李绩回道:“烧毁,这次出来我们只带了三百多枚开花弹,刚才已经放的差不多了,投石机没必要留着了。”
“且我们有工匠,若有需要可以随时打造新的。”
李承乾点点头不再说话,心下则暗暗佩服李绩的老谋深算,把夷男算计的死死的。
正如李绩所说,他们这一次来就带了三百枚开花弹,方才那几轮抛射已经用的七七八八。
如果夷男再坚持一会儿,大唐就真的只能用人命来冲开薛延陀人的军阵了。
可是对火器的陌生,让夷男无法再坚持下去,选择了出动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