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候!毙敌三千?俘虏两万余人?
众位朝臣闻言,皆面面相觑,不敢相信。
区区一军候,不过领兵五百,怎么会战胜那挟寇数万的黄元叛军呢。
听闻传信兵这话,刘禅嗖的一下站了起来,走到他的面前确认道:“你是说,黄元叛军在临邛败了?”
传令兵从怀中取出一块简牍,递给刘禅道:“卫军候连夜追击敌寇,这封报捷信是由其朝廷监察御史黄果代写。”
“黄果……”
听到这个名字,刘禅笑了笑,接过报捷信看了一眼,果然是熟悉的笔迹。
几眼扫完信上内容后,刘禅不可思议地说道:“孤没想到,那军候卫弘竟以一曲兵力,击败黄元数万叛军,不可思议……”
瞧着刘禅已经认准了临邛大捷属实,群臣眼中的惊骇神色不仅没有消退半分,反而更加浓郁。
尤其是负责朝廷钱粮调度的王连等人,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他们可以从粮草调度中洞悉朝廷的用兵动向。
可最近半年来,不说小小临邛,就是整个冶金治所都没有太大规模的粮草调动。
这岂不是说,临邛城真的凭借区区一曲人马,击退了黄元数万大军?
至于那些矿奴,则是被王连等群臣自动忽略。
在他们看来,贼兵来犯时,这些矿隶不倒戈相向就不错了。还指望他们打仗,简直是痴人说梦,说不得在黄元叛军打来之前,这些矿奴就四散而逃了!
“卫弘……”
刘禅暗暗念叨了这个名字,然后回过头来看着群臣问道:“孤怎么听着卫弘这个名字,感觉有点熟悉,好像在何处听说过?”
从震惊到惊悚中,再回过神来的孟光回道:“殿下,卫弘就是前段时间写出《阿房宫赋》的宫府吏,前不久被冶金治所的司金中郎将张裔,调往麾下任临邛曲军候!”
“哦!原来竟是他!”
刘禅也想起来了,旋即看着来敏和孟光说道:“难怪卿等二人赞同出兵援救临邛,原来是要救孤的小师叔啊……”
来敏知晓这是刘禅在取笑他当时对卫弘许下代师收徒,却也不恼,而是对刘禅提醒道:“代师收徒一事,老臣原意是想极力促成,却不想被那卫弘所拒,尚未成真。”
数万叛军闹出的皇城危机,此时被一封报捷信瓦解,缓和下来的刘禅也有意与群臣说笑:“孤要是没记错的话,前不久来卿家还在东宫内,讥讽张中郎将误人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