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荆州多年,刘备自觉老之将至而功业未建。
又见髀里肉生,时常慨然流涕。
刘备已经败了半辈子,他心中,比任何人都渴望着成功。
“还记得第一次相遇时,我所说过的话吗?”苏毅面带精光,缓缓说道。
刘备面带思索之色,随即说道:“无士之君,难成大业;荒地之木,不可参天……”
“不错!”苏毅打断刘备的话,滔滔不绝道:“主公欲成大业,需有一支强军,一方土地,以及一位仰观天下之军师。”
刘备点点头,以示赞成。
“今粮饷充足,军队规模的扩大已是板上钉钉之事。”苏毅接着说道:“至于土地,也是近在眼前,那便是——荆州。刘表暗弱,不足以统御荆州,待时机到来,主公可派兵取之。”
一部荆州史,半部三国史。
由此可以看出,荆州的重要性有多么巨大。
荆州处于东汉十三州的中间位置,东西南北分别是扬州、益州、交州、中原。
优越的地理位置,进可攻退可守,再加上有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这样的肥沃之地。
自然而然,荆州成为群雄争先夺取的目标。
诸葛亮在隆中的草芦中,对刘备分析过: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奈何,刘备不忍夺同宗基业。
“刘景升待我不薄,我怎可行此等不义之事?”果不其然,刘备断然拒绝苏毅的提议。
苏毅又有些看不透。
刘备究竟,是真仁义,还是假仁义?
如果说刘备是装出来的表面仁义道德,那么为了维持这份虚假,他要付出的代价可是整整一州之地。
要知道,刘备非常渴望自己能够有一份基业。
一次酒醉,刘备不小心在刘表面前吐露出了自己的心声:“备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