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正等着放榜呢,大明西洋商号来凑什么热闹?
很快,所有人便明白了。
因为那些大明西洋商号的掌柜带着那些推车的店小二左右一分,在贡院大门外排开之后,便纷纷在马车上竖起了牌子。
牌子上还都用斗大的字写着:出售望远镜,两里左右能看得一清二楚的望远镜,十两银子一个,仅限考生购买,数量有限,欲购从速。
那牌子刚竖起了,一众考生便炸锅了。
他们当然知道望远镜是什么东西,甚至,有些考生还借别人的望远镜玩过。
不过,考生里面基本没人买得起。
因为那东西太贵了。
欧陆蛮夷带过来的望远镜最少也要几百两银子一个。
而大明产的望远镜一直都只提供给明军将领使用,民间根本就买不到。
至于原因,其实很简单。
原本大明工部做出来的望远镜本就不多,而且还都是那种高精度的,视距有五里甚至十里的。
这种望远镜,泰昌自然不可能会卖出去,要是辗转到敌人手里,那不给自己找麻烦吗?
不过,出售望远镜的想法他倒是早就有了,甚至,在京城贡院翻新之前就有了。
毕竟,这东西只要能量产,那就是暴利。
望远镜的成本能有多少钱呢?
玻璃实现量产之后压根就不值钱,两块镜片基本上只需算加工费就行了。
那两个镶嵌玻璃镜片的圆筒倒是值点钱,因为那都是铜皮制成的。
不过,这铜皮制成的圆筒完全可以做出模具来,用蒸汽机车压制。
这样一来,加工费又可以忽略不计了,只要算铜皮本身的成本就行了。
也就是说,只要望远镜能够实现量产,镜片也能用蒸汽机床加工出来,那一个望远镜的成本也就在那几两铜皮上,就算加上蒸汽机床的能耗和人工总共也不到一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