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两军对峙为主,偶尔爆发小规模冲突的情况下,自然没什么兵力部署方面的军事调整,但交替防区的两个主将之间,无疑需要妥善的沟通。
“王爷,末将怀疑,李定国现在已经偷偷回到广东了,留在漳州府指挥大军作战的,极有可能是他手下的大将窦名望。”两人交换了各自防区的基本军情之后,陈泰又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自从原漳州府守备千总刘国轩叛国投敌以来,已经有三个月,按理说粮草已经充沛,他又号称调来了五万大军,就算实际只有一半,李定国也应该采取行动了。
可问题是,他到目前为止,还是从未发动过任何大规模进攻。
因此,末将认为,之前李定国在漳州府城的行动只是为了逼迫郑成功出兵,破坏和谈,他的目标仍旧是赣州府,南安府一带。”
陈泰即将接任江西,福建两省的防务,同时面对李定国和郑成功两个硬骨头,岳乐又是他的上级,他自然得提前沟通协商好,以确定对方的防御思路。
毕竟,到时候若是出了什么岔子,自己如果站在岳乐这边的,有岳乐撑腰,大抵上也不会受多大的处罚。
而且,便是不出岔子,岳乐作为西南战场的最高指挥官,后面的军队调度,粮草军需的转运,也都需要得到他的点头。
陈泰必须早作准备,以免事到临头,十万火急之际出问题。
“郑成功那边如何?”岳乐并没有直接给出意见,他十分信任洪承畴,比几乎所有人都更加忌惮郑成功。
“郑成功如今仍未攻克泉州府城,但兴化府全域已经被其攻克,闽北,浙东的几个重要岛屿也已经被郑军占领,作为其军事进攻大陆的跳板。”陈泰顿了顿,又继续道:
“郑军的实力虽然已经出乎预料,野战兵马更是有数万之众,但其中大多数都是新兵,还没有可以攻占全省的能力。
我大军各部兵马如今皆已经到位,郑家不足为惧,但是李定国大军的实力则远在郑成功之上。”
岳乐点了点头,他也基本上同意陈泰的想法:
“你说的没错,张名振如今又重回了舟山,已经在崇明一带袭扰了数月之久,看似声势浩大,但并无什么实质性的战果。
虽然说咱们不能再轻视郑成功了,当也无需过度重视,高估了他的实力。无论是其中哪一种,相对于整体战局而言,都是大害。只有正确判断,才能最好的利用有限的兵马达到咱们预期的效果。
咱们最大的隐患,还是李定国,特别是李定国现在还有水师支援的情况下。”
虽然清廷曾经引以为傲的情报系统在大西军的严防死守下,很久一段时间以来都没有发挥过什么作用了,但是岳乐还是根据郑成功的军事行动和陈泰的反应,推断出了李郑两人关系并不好,李定国能做到突袭,必然是有水师的。
只是,每每想到这里,他又陷入思维困境之中——孙可望是如何做到这些的?
当初尚可喜,耿继茂,孔有德,沈永忠等人据守两广湖南的时候,三省养不了十万兵,现在孙可望为何屡屡能有这些出其不意的兵马?
难不成云南这个传说中的荒蛮之地,现在真的已经富比江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