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这叫政治让步!

作者:崛起的石头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我父亲一生尽忠,战功赫赫,可大明回报了什么?而今大明,气数已尽,顺贼连战连败,更是强弩之末,我看,天命在清!”

“诸位叔伯都是我父亲旧将,若随我降清,必得升官加授!”

左梦庚说完,心底还是有些发虚的,因为他也不知道,这十名总兵有没有大明的忠将。

实际上,左部这十个总兵都不是善茬,早就看出来弘光皇帝朱由崧昏庸不明,早晚必亡,一直是各有各的算盘。

要不是左良玉一直压着,他们早就投降清朝或者大顺了。

现在左良玉已死,提出来的还是他的儿子,自然齐声应允。

“末将等以少帅之命为主!”

......

左良玉病死江上,其子左梦庚率二十万大军降清。

消息传到南京,震动朝野。

这时的王之明,哦,对,现在他的身份,该是前崇祯一朝皇太子,当今的绍武皇帝朱慈烺了。

朱慈烺才刚继位三天,眼下正坐在奉天殿内,临视绍武一朝的第一次朝会。

不得不说,这第一次朝会的体验很有意思,让朱慈烺深切体会到了什么叫,这种朝会,不上也罢。

除了看着底下来回耍猴,确实是屁用没有。

历史上,清军入关后并没有急着打南京,而是先和大顺打了一年。

从去年五月开始,清军调集两路主力合围盘踞在西北的大顺军,就连山东、湖广等地也只留少量绿营防守,兵力相当空虚。

多尔衮看得很清楚,只要灭了大顺,统一全国只是时间问题。

至于在南京称帝的朱由崧,不好意思,人家压根没把他当根葱。

面对清军的重点照顾,咱们的李闯王自然不甘示弱,随即调派大顺军主力,在西北组织起一次次声势浩大的反攻。

顺与清在西北的关键战役,便是今年正月发生在潼关的大战。

李自成集结大顺在西北的二十万主力部队死守潼关,与清军一直激战到三月,最后就连原本定下要来南京的清兵都被急调潼关,这才受不了压力败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