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前途无量”,“年少有为”,“少年英才”让王启乐不可支。
他们说的事王启都一一应下。
王铮暗自对口若悬河的儿子着急,怎么能应呢?
在王丞相眼里,他们这群人算得了什么,王启又算得了什么。
好不容易把人送走,王启像是松了口气。
王铮道:“我儿,你怎么能应?”
王启道:“爹,你看他们的架势,我若是不应,他们怕是不走了。”
王铮道:“可你又帮不了他们。”
王启道:“你当他们真觉得我能帮他们吗?他们也不过是病急乱投医,来寻一个安慰。”
王铮坐立难安,对儿子实际上帮不了他们什么,又答应下来的行为很是为难。
王铮道:“启儿,绍太尉对王家发难,王丞相闭门不出,你怎么看?”
王启想到王沛说过的话:
“一个大奴才生的小奴才,仗着圣上吃过他娘几口奶罢了,他杀神的名声再威风,在我爹面前不还是要乖乖请安。”
王启轻蔑一笑,王沛虽然缺根筋,但纵观朝堂,这话说的真不算错。
王启道:“爹,您放心吧,现在只是小打小闹,王丞相闭门不出,是不把这些事放在眼里罢了。”
王铮道:“可王丞相这么做,不是平添了绍太尉的气焰?”
王启道:“爹您过虑了,就是这天翻了,王家也不会倒。”
王启偶然间从王沛嘴里听到了王丞相私兵一事
王铮连连叹息,道:“王丞相是不会倒,但下面的人就说不定了。原先我们家虽然清贫,但日子过得还算稳当。是爹无用,让你入了丞相府,卷入这些是非,被族人所累。”
王启道:“爹,多说无益,左右咱们家没做过伤天害理之事,绍太尉想抓把柄也抓不到。”
王启说了这话没两天,就被现实狠狠打了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