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有一点力气的人,都是直接来到城门口,直接去找了城主租地。
这时候,已经快到了晌午,北地城门大开,但城门口的难民已经少了很多。
大批难民们逐渐散去,留下的难民,有的跪在地上,高声哭喊着,
“娘娘,我阿娘病了,救救我阿娘吧娘娘。”
“娘娘,我们在来的路上,我丈夫就病倒了,我一个妇道人家,又有了身孕,没有力气种地......”
“呜呜呜,我阿爹阿娘都死在了逃难的路上,我家里就剩下我一个人,呜呜呜~~”
剩下的这些哀嚎的人,大多数都是单独出来逃难,家里有个病人要照顾,根本走不开,也没有能力整地种田。
还有一部分的孤儿,年龄不大,瘦骨嶙峋的,徘徊在生死边缘,还处于一个比较懵懂的年纪,他们可能自己都搞不太清,他们是怎么从家乡流浪到北地来的。
更加没法儿帮花锦去打理庄子,做厉王府的奴仆。
所以剩下的这部分老弱病残孕,虽然比较零碎,但比较麻烦,在整个逃难队伍里,占比也不小。
当然,对于在末世里长大的花锦来说,对于这部分人的安排,也有一套成熟的分流方案。
很快,医馆的义诊队伍就出来了。
他们在城门口搭了一个个白色的棚子,开始现场招募人手救治病人。
那些孕妇只要不是待产的,就安排给医馆打下手,帮忙照顾老弱病残,并且给日结的工钱,包一日三餐。
有人将无父无母的孤儿先检查一遍,带去洗干净,交给吴天。
吴天将所有的孤儿全安排进了花锦的庄子,她的每个庄子都有设置学堂。
若是废庄、荒庄,只要有人了,也会建立起小学堂来,免费给孩子们上学。
这时候,当难民们的心中有了活命的依靠,也就不必人人都跳出来,喊着要粮食救济了。
流程一出来,难民分流,一切乱象开始井然有序,不用人人分粮,人人治病,更加不会慌乱无措的堵在城门口,最后人群一聚集就开始闹事。
钱宏低头一算,最后竟然连北地城粮仓里十分之一的粮食都没用上。
他高兴得快要疯了,急忙回头去找花锦,花锦却是打着呵欠,宣了厉王府的鸾车,回厉王府休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