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翻看着这道奏折,转手把这道奏折交给了赵三财。赵三财不敢看奏折的内容,躬身把奏折转呈给了昌隆帝。
昌隆帝看完奏折内容,问太子:“元溯,你觉得此事如何?”
“谢姑娘病逝不到三年,乐阳长公主便急着另立郡主,这未免太无情了些。”太子食指轻轻点了几下桌面,微笑道:“儿臣以为不妥。”
“他们家的大丫头,没有成亲,又没有子嗣,若是连郡主的名头都没有,又怎么享用香火?”昌隆帝把奏折还给太子,“你来批复便是。”
“儿臣以为父皇会保下她家大姑娘的爵位,另立二姑娘。”太子拿起朱笔,在奏折上批阅了两句话。
贵府长女病逝未至三年,此事日后再议。
“到底是外人,朕总要顾及儿子跟未来儿媳的心情。”昌隆帝道,“臭小子,看在朕为你做恶人的份上,近来你就安安分分地帮着朕处理政务,在百国宴结束前,你别想乱跑。”
昌隆帝心里很明白,花家下人刚把乐阳长公主府的太监总管拖去京兆府打了,转头他就给长公主加恩,在外人看来,就是皇帝对花家行为不满,只是暂时隐忍不发罢了。
谁对谁错,他心里清楚得很,乐阳这种招摇的行为,不能惯着。
更何况,再怎么说,能照顾未来亲家的面子,那就要好好照顾。亲家间有毛病,会影响儿女感情的。
自家儿子脾气这么差,他这个做老父亲的,总要替他多考虑一些。
太子把批好的奏折放到一边,拿起另一本奏折,这是一道请安折子,他随手在上面打了一个勾便扔到一边:“父皇,京城好儿郎这么多,您把儿臣天天拘在御书房,万一您未来儿媳妇被别人勾引走了怎么办?”
昌隆帝皱了皱眉,他看了看自家儿子那张俊俏的脸:“别担心,你除了身份尊贵外,还有一个优势。”
太子抬头看自家父皇。
“你长得好看。”昌隆帝道,“别的儿郎不及你。”
太子叹息:“父皇,以色侍人能得几时好,儿臣觉得,您还是要放儿臣出门。”
昌隆帝惊呆了,儿子为了出宫,什么不要脸的话都能说得出口?
“罢了罢了。”昌隆帝摆手,“三天可出宫一次,缺什么去朕的私库拿。”
“父皇,您不仅是千年难得一见的好皇帝,还是万年难得一见的好父皇。”
“是啊。”昌隆帝面无表情冷笑,“朕这个万年难得一见的好父皇,却没有一个万年难得一见的好儿子。”
太子默默垂首,继续帮着昌隆帝批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