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辈的曹操,何妨表现大度让天下人看看,俺曹孟德不是无义之人,还记着跟袁本初的总角之交呢。
收到曹操回复的袁熙,早就等在黄河岸边,一收到消息马上下令登船,一群人浩浩荡荡的直奔河南而去。
经过三个月的训练,他这五百亲卫已经显示出彪悍的模样了,三百步兵清一色的配着弩机,剩下二百是骑兵。
这些原本是老卒,再经过他的新式训练,有信心跟这时代的任何一支强军抗衡。
袁熙开动脑袋,改装了弩机,让诸葛连弩提前问世,每张弩机可以连续发射十支箭矢,三百张弩机就是三千发。
这恐怖的箭雨,就是对上万人也敢硬撼,别忘了当年界桥之战,麹义手上也就八百精兵,弩兵千名,硬撼三万公孙瓒大军。
因该说袁绍手下第一大将是麹义才对,至于河北四庭柱,那是后世的说法,三国时代根本没这回事。
其实那四个中,只有张郃才算得上大将之才,高览逊色一大半,至于颜良、文丑完全是个人勇力,说他们是大将那是抬举了。
为将者,知天时、明地理,晓气候,还要熟悉运用各种战阵,善于调动将士的士气,才算合格的将领。
至于名将要求更多了,麹义虽然脾气暴躁,又自大自傲,但他不仅有勇而且还有谋。
界桥之战是他人生最高光时刻,那种情形下,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那时候的袁绍四面皆敌,甚至快要没有立足之地了,但这一战让他站稳脚跟,其中最大的功臣正是麹义。
仅仅一年后,就能反击公孙瓒,那时候袁绍手下是最团结的时候,所以能横扫张燕和公孙瓒的两面夹击。
……
“咦!好个雄壮汉子。”
要看队伍快到汝阳了,官道上一人立于一旁,显然是看到车队中的棺椁停下避让的。
袁熙骑在马上一眼就看到了,只见那人面如重枣,要不是年轻,那就像极了关云长。
袁熙是见过刘备、关羽的,官渡之战之前,刘备投奔袁绍,关羽后来也寻来了的。
而且他跟刘备关系还不错,历史上刘备曾评价过袁熙“性宽宏,有文武之才。”,可见两人关系不会差。
现在看到这个人,他惊讶了一下后,心中忽然一动。
遂打马向前几步,下马抱拳长揖道:“汝阳袁熙送先父及内人回乡安葬,打扰壮士赶路了,还请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