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章 逼降高览

作者:墨香阁大哥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副将吴敦话留一半,但高览明白他说的意思,长叹一声道:“吾与汝不同呀!当初我本是河北大将,降了曹公,如今再降旧主之子,世人将如何看待我?”

吴敦呵呵笑道:“将军难道看不出来吗?此战曹司空就是让咱们送死的,咱们都是降将,为何他不派曹洪、曹仁、夏侯等人?”

高览低头不语,沉思起来,好一会儿才抬头道:“要投降只能投降并州,高并州是我族兄,或许还能护佑一些。”

吴敦等着就是他这句话,不然他自己早投降了,他是泰山贼出身,当年投靠吕布攻打兖州。

吕布死后他们这些人全部被曹操收罗,跟他一样出身的还有孙观、孙康、尹礼等人,为首的是大名鼎鼎的臧霸。

两天后,袁熙接到消息,高览向涉县守军投降,条件是去并州高干那里效力,看来他还是不知道高干已经是袁熙的人了。

也对,这家伙脑子可没曹操等人好用,当年投降曹操他是被张郃说通的,也不想想他跟张郃的情况能一样吗。

张家是冀州豪强,投降谁都行,可他是高干的族人,高干跟袁绍是扯不清的甥舅关系。

最亲不过娘舅,高干又是从小跟袁绍长大的,袁绍很大可能会杀了张郃,但杀他的几率太小了。

“通知表哥,让吴敦去一趟青州,联系一下黄巾军徐和、司马俱所部,好好的给张辽来个菊花绽开,告诉他们东海的昌豨那家伙也会造反,曹操会自顾不暇的。”

袁熙踱了几步后笑眯眯的说,他想起来记忆里昌豨就是今年造反的,这家伙就是个反复无常的人。

跟吴敦等人同是泰山贼出身,两次投降曹操,两次造反,最后被于禁斩杀。

之所以他记的这么清楚,是因为昌豨这个人太有意思了,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说过这个人,于禁的传记里也说过他。

昌豨原名昌霸,豨是人家对他的蔑称,这个字是大野猪的意思,可见世人对他的厌恶。

至于徐和跟司马俱,那是黄巾军的老顽固了,青州黄巾基本上都被曹操收编,但这两人就是死硬分子,坚决抵抗曹操。

两人在乐安、北海一带,从孔融担任北海相时,他两就是黄巾军首领,这么多年了一直还在,可见也不是省油的灯。

让吴敦去是因为现在镇守北海的是孙观,正是吴敦的老朋友,说不定还能会有意外的收获。

袁熙这谋划正是贾诩出的主意,老阴人贾诩最会背后算计人,投降袁熙后被任命为军师。

徐庶自愿做副手,但贾诩却建议自己隐身,不在河北官面上露面,以免给袁熙带来不好的名声。

毕竟当初袁熙说的义正辞严,这一转头就把人家收入麾下,授予高官,这说不过去呀。

隐身的好处自不用说,袁熙跟他都受惠,虽说世人都知道他投降河北了,可正因为是主动投降,袁熙没杀他也是可以理解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