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七章 北上的遗孤与张松

作者:墨香阁大哥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小子(小女子)受教,多谢崔先生教诲!”

崔琰赞许的点头,招手叫来两位军士,让他们先行送两小去大将军府。

这才回身对着张松邀请道:“子乔兄请,我主在群贤馆等候子乔兄大驾。”

“群贤馆?那是……”

“子乔兄来的正是时候,群贤馆是我主出资建造的新楼,取意群贤毕至之意,招待四方贤才,昨日刚刚开馆。”

“哦,这某要好好看看去。”

张松大感好奇,登车跟着崔琰等进城,一路上车帘不放下,任凭寒风吹拂,仔细观看沿途的行人店铺。

这一看让他大为吃惊,这一路显然没有开道鸣锣,也没有净街驱赶民众,百姓们还是照常生活。

对于他们的车队,除了正常的好奇外,没有别的探究之意,这在其他地方是看不到的。

从这细节就可以看出,燕京的百姓过的很平静的生活,这在乱世之中太少见了。

大约快要两刻钟后,一座崭新的高楼出现在眼中,三层楼高,飞檐斗拱,整座楼的造型恍如一只振翅欲飞的大鸟,显得十分轻盈。

到了近处一看,楼阁横楣处三个端庄的隶书“群贤馆”三字,一下子就让人的感官顿时改变。

汉代的建筑以拙朴沉稳著称,这座楼却是轻盈的造型,原本让张松觉的不好,可看到这字后顿时改观了。

再看大门左右两侧各挂一副竖匾,上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登时惊的张开嘴巴,一时合不拢了。

“季珪这是?”

崔琰微微一笑,满脸自豪的说道:“此乃我主所书,名为对联,琰初见之时也是如子乔兄这般惊讶。”

汉朝还没有对联,这东西是从五代时开始的,相传是后蜀之主孟昶所创,也就是那位花蕊夫人的夫君。

这位是被历史黑的很惨的人,其实孟昶并没有那么不堪,只是他生不逢时,遇上了一代雄主赵匡胤罢了。

孟昶治蜀惩治贪官,关心百姓,唯独不擅长军事,这才是他国灭家亡的原因。

明朝以后官府衙门里那刻碑,警告官员不要贪腐警示语言,就是孟昶当年告诫官员的手书。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