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齐齐看向萧睿,都在等着他的妥协,整个大殿落针可闻。
萧睿重重一拍龙椅:“好啊!你们这是要逼宫是吧?”
工部尚书一拜:“我等都是在劝谏陛下,还请陛下息怒。”
扫视下面文武一圈,萧睿问道:“还有谁有意见?”
一向不理会朝中事物的永昌侯站出来,拱手道:“臣赞成陛下的提议,我大周的官员一向是以举荐为主,可如此一来,却是多了一些浑水摸鱼之人,有没有能力当好这个官不说,到是多了以权压人之人!”
这话说的直白而又真实。
永昌侯虽然只是一个侯爵,现在更是没有实权,可却是前任国师的徒弟,当年在赵国攻打大周形式危机时,想出对策,这才解了大周之困。
因此被封为侯爵,向来受人敬仰。
工部尚书一改强势,接话道:“侯爷说的只是好处,可举荐制是自古以来如此,贸然改变风险太大。”
“如今大周的情况,想必各位都清楚。变通则还有希望,若是长此以往下去,恐怕情况危已。”永昌侯道。
有永昌侯周旋,萧睿态度强硬,在明争暗斗中结束了早朝。
可却是没有结果。
下朝后,一帮同是反对科举的人聚在敬贤阁。
“陛下遭奸人蛊惑,我等要为陛下清除身侧奸佞!”工部尚书开口道。
大理寺少卿担忧道:“永昌侯是国师之徒,名望颇高,加之这些年来散尽家财救助百姓,学识渊博又有许多弟子,恐怕不好办!”
户部员外郎听着两人对话,插嘴道:“目前国库紧张,也不知道有没有足够的银子举行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