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皇上回京了

作者:玉盈儿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爹爹对皇上十分信任也不设防,但她却不能不防,自古以来的皇帝有几个有道明君,不卸磨杀驴、过河拆桥都算好的,总之防着一些是肯定的。

下午,闻人天宇派人来拿换俘的名册,被温亦辉连打带骂给轰了出去。夜里,西南军派人利用大鲲河底的锁链过河想到燕国闹事,被早就埋伏在山谷的燕军截回,随后气愤不过,竟跑到一处崖边放火烧了片小树林。

过了两天,因阻止西南军闹事而心情终于好了一些的闻人天宇又来找温亦辉谈换俘之事,温大将军气哼哼地把册子甩到闻人天宇脸上道:“既然你们三皇子的份量不够重,只能换回我大周普通将士,那咱们再打两场好了,等我再抓一些燕国够份量的大将咱们再换。”

闻人天宇早就料到温亦辉会发现名册上的手脚,他这样做不过是想争取更多的筹码,没理由你抓了三皇子就可以予取予求了吧。

闻人天宇对温亦辉道:“温大将军何必意气用事,有什么事咱们还可以再谈谈啊,昨日我看了下西南军被俘的将士,真是可怜啊,不少人长期劳役已是伤残病弱,等到入了冬,天气一冷,啧啧,那时说不得这册子上的人数还要少上一些。”

温亦辉冷笑道:“谈,我是很有诚意的,倒是肃王你一直在玩花样。而且你也不要忘了,我大周将士受苦,你燕国战俘也别想好受,特别你们还有个三皇子,我的人受冻,他就别想有衣服穿。”

闻人天宇倒是很沉得住气,点了点头道:“是,大家手上都有筹码,所以也要相对公平一些。做为两军统帅,你想要回西南军全部被俘将士,我又何尝不是,我的要求有二,其一是只要你承诺放回所有被抓燕国将士,我也把所有西南军将士归还,你方的人数要比我方多三千多人,你们不亏。”

温亦辉想了下道:“这次我可不上你的当了,你先把我军将士名册送上,我看一下人数对不对,再细算一下多出来的人值不值你们堂堂三皇子再说。你第二个条件是什么?”

闻人天宇道:“放心,这次肯定值得。至于第二个条件就是我要在大鲲河上进行换俘。”

温亦辉奇道:“你没弄错吧,这河上怎么换人,为何选在这里而不是在两军阵前,你又想搞什么鬼?”

闻人天宇似是有些无奈道:“两军阵前换人,三皇子之事定要弄得天下皆知,你要我国颜面往哪里放,自然是越隐秘越好,这大鲲河边你我两方都熟悉,且这里较为开阔,也不用担心彼此耍诈了。至于河上怎么换人,那简单啊,大家都知道河中有锁链了,拉着锁链走就是了。”

温亦辉想了下,闻人天宇说得有些道理,但他却不信这些鬼话,说他没有阴谋谁信啊,于是也不说答应,只是回道:“你先把名册拿给我看看,如果分量不够,这事儿还有的谈,哪里换人就是后话了。”

闻人天宇知道温亦辉也不是好糊弄的,只得点了下头,看来要让他入套还有得磨。

换俘的事两方便这样你来我往地扯起皮来,永德帝已带着人偷偷回到白马寺与顾长升换回了身份。

如今永德帝心境已是有了变化。顾长升虽不讨喜,但却是难得的忠君之人,于是拍着顾长升的肩膀道:“回去之后就上朝议事吧。”这就是相当于让他官复原职了。

永德帝回到京城上朝的第一件事,就问起了户部尚书到中洲赈灾的情况,百官皆言李尚书兢兢业业,灾情已经缓解,百姓都感念皇上天恩。

永德帝心中气愤却又不得不脸上带笑,顺势夸了李尚书几句后,令御史顾长升带着嘉奖令去奖励参与赈灾的地方官员,还特别指出要对在外辛苦办差的李尚书加以恩赏。

只是出乎永德帝意料的是,不足七天顾长升就和李君义一起回来了,李君义复命,言说中洲旱灾已解,灾民都已妥善安置,且在对皇上的嘉奖谢恩之时,还把功劳归于永德帝,说是他白马寺为民祈福感动上天,这才使一切灾情顺利解决。

顾长升也说灾区百姓生活安好,有饭吃,有衣穿,还有房住,一切处置均十分妥帖。然后是一片朝臣跪倒,夸永德帝君明臣贤,德佑万民,把永德帝气得心口疼,不知事情为何与自己所想差距甚大,却还得强颜欢笑学着以前那样表现出一副得意模样。

晚上,被永德帝派去保护顾长升的阿大禀报永德帝道:“皇上,我暗中跟着顾御史,发现这一路官员都事先得了消息,因此在顾御史到达之前都已做了充足的安排,而我们刚到中洲灾区,李尚书则已在准备返回了,因此顾御史只在灾区大致看了一眼,就又跟着回来,所以他走了一圈,什么都没有发现。”

永德帝皱眉问道:“沿途的官员都没有和顾长升说什么吗?”顾长升是出了名的中正耿介,直言敢谏,但凡一路上有一位地方官员能和他透一点风声,以他的个性都会一查到底。永德帝独独派了他出去就是有此目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