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若欲人卖命,先做好自己

作者:鬼谷孒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是的,不好笑。所以,你也无须打听她的长相,只需要记得她是我们根正苗红的敌人就行了。”

“她可不算是敌人,对敌人,我从来不会留有余地。”杨开颜认真的说道。

“把和我争辩的时间用来发动一场‘两个女人的战争’,假洋鬼子vs假傲娇,round1,我押你赢。”

杨开颜翻了翻白眼才说道:“拭目以待。”

叩叩叩!

“请进。”

门被推开,一个美丽的身影走了进来,说道:“南总经理,有一个叫王蒴的同志找您。”

来人是亚清公司的行政接待韩美丽,也就是俗称的前台,京城郊区人士,今年刚毕业的公费中专中专生,读书的时候应该也在学霸行列。

这时候的很多农村的学习尖子都会选择读公费中专,而不会选择读重点高中,地里刨食的家庭要供一个人念书是一件非常艰难的大工程。

通常,一个农村大学生的背后都有一对干活干的不成人形,背累的直不起来的佝偻父母,甚至还会失去自尊,佝偻着在村里四处“借讨”。

一个“借”字,就可以准确概括八十年代的农村史,一切幸福和苦难都逃不开赊借。

农村现在的普遍现象就是细粮、杂粮掺着吃,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可一年到头见不到活钱,母鸡下的蛋解决家里的油盐酱醋,扯布做衣裳、供孩子念书得盯着大肥猪和储粮柜里的粮食。

不是把半大的猪给卖了,就是从储粮柜担点粮食去外面偷偷卖了,是的,“偷偷”,不能卖到粮站,这时候地方上的粮站大多有一套他们自己的信用价值体系,流通一种叫“白条币”的内部货币。

但凡家里刚经历过红白喜事或者家里有个病号,母亲的手绢摊开,里面见不到几个大子,能有几张分票都能算的上富裕。

农村人选择读中专大抵不是他们没远见,而是现实中的无奈选择。

一个韩美丽的到来,引发了南易的诸多回忆和思考,愣了一会,他才点点头说道:“哦,把人请过来。”

“好的。”

“杨科长,企划科什么时候能搭建完成?”

“还要一段时间,国外刚度过圣诞节,国内又快到新年,现在找人不好找。”

“抓点紧,建筑未盖,广告要先行,我希望将来我们的建筑工地上每天都有潜在消费者过去参观,我会让人绘制一张巨大的建筑效果图立在工地上。”

“不错的idea。”杨开颜赞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