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苗处,您别逗我了,我现在就让运输科派车过去。邮递员叔叔们辛苦了,下个月龙眼和西瓜都会上市,一人俩大西瓜、五斤龙眼,您看成不?”
“一人再来一张电视票。”
“成啊,我再一人多给一张冰箱票。”
“好啊,我给你派俩邮递员跟你们车回去,帮你们好好整理信件,这种工作,我们有经验。”
职工的好处谋到了,苗淮海说话的语气就变了。
“多谢苗处。”
“别谢,等你们亚细亚开业,多给我们局里送点打折票比什么都强。”苗淮海笑道。
“这个好说,以后每个月给你们送。”
挂掉了电话,南易就把裘和平叫到自己办公室。
“派辆车去邮电局拉信,另外,我让江彬安排安保给你,你亲自带队去浙省拉杨梅,快去快回。”
“不会是拉回来卖吧?”
“卖什么卖,亚清欠了这么多单位的人情,不要还啊?”
“拉多少?”
“留下两辆车备用,其他八辆车你全带去,杨梅不能压,也不能颠的太厉害,一辆车装不了多少,到了那里记得买竹筐。还有,杨梅酒也拉点回来。
具体拉多少,等你到地方打个电话回来,我再告诉你,现在还没统计。时间不等人,你下午马上出发,回来以后还得出趟差。”
“好,我回去准备准备。”裘和平站起身说道。
“嗯,顺便帮我把何出纳叫过来。”
管理工作就是零零散散、千头万绪,一个上午,南易就需要处理十几件事情。
下午,先去工地转转,回办公室后,还要抽空和人谈话。
亚清公司职工的婚丧嫁娶、思想动向,看似和工作无关,可其实内里有很大的关联,该表示关心的,南易都要有所表示。
人的适应能力很强,遗忘性也很大,很快,亚清公司的职工们会极度适应他们拿高工资的状态,并渐渐遗忘他们得到这份工作时的欣喜、窃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