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轨迹和永生

作者:鬼谷孒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这是屁话,只要是水都比自来水好喝。”赖彪啐道:“南易,赖?给我来电话了,不就是让她给红豆撑腰么,多大点事,你怎么还给他出了个主意。”

“也不算出主意吧,我也是看着椰城的地价多半能涨起来,就想着让他过去做个众创空间的项目,两手准备,地价要是万一涨不起来,就把这个项目做完,慢慢的收租金回收成本;

要是地价能涨起来,而且是暴涨的趋势,那就把项目卖了,抽身离开椰城。”

“你为什么判断那里地价能涨起来?”赖彪问道。

“熊谷组听说过吧?”

“当然听过,熊谷组在香塂都发展这么多年了,多个地标都是他们建的,怎么可能没听过。”

“我听说琼省已经和熊谷组签订了初步开发洋浦工业区的协议,那协议是按照国际惯例签的,可国际惯例在咱们这里未必行得通,洋浦的开发,我猜不会这么顺利,这个事情肯定会有反复。

琼省围绕土地有偿出租筹措资金发展经济的路子,一时半会未必能走通。

脱离琼省,我们站在全局的角度来说一说,你觉得到了八五[计划]的时候,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会不会继续深化下去?”

“这个肯定会,以前住房的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和集体,个人所占的比重很小,住房不是无偿分配就是收点低租金意思意思,收回来的租金进行住房维护都不一定够。

现在人口飙升,人均住房面积变少,想要提高人均住房面积,那只能继续建房,还得是楼房,平房太占用土地了。

而且,建房的资金不可能再只来源于国家和集体,国家根本不可能负担的起,逐步增加家庭收入中住房消费支出的比重,让个人成为建房资金的主要来源,这应该是未来的改革方向,也就是住房商品化吧。”

“没错,住房商品化是未来的趋势,建房资金的大头,甚至有可能是全部来源于个人,那建房的土地呢?国家无偿提供?”

“既然是商品化,那土地也肯定得做为商品,又怎么可能无偿提供,肯定要有偿,不收点钱回来,三通一平拿什么做?居民住房又不是工业区,还能指望以后收税啊?”

“将来土地能变成钱,这一点你同意吗?”南易问道。

赖彪点点头。

“那变出来的钱,留在地方多,还是上交中央多?”南易再次问道。

“肯定地方多,85年开始,中央和地方财政分灶吃饭后,地方财政收入就开始快速增长,而中央和地方的分成比例基本不变,使得中央财政收入相对停滞。

另外,地方上为了获取分成优势,已经有主动降低财政收入的现象,好在包干分成谈判中获取同比增速优势;

我听说有好几个地方都在主动减免税收,降低预算内收入,随后又对企业进行其他名目的收费,搞什么第二财政,把资金留在地方。

土地有偿出让一实施,地方上应该也会变相的截留土地出让金,大头还是会留在地方。”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