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祸兮伏矣 第二百三十九章 逆贼落网公子心伤

作者:寒笠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郑权回道:“此乃王爷之事,自由王爷做主,七雀门无权干涉。”

莫云天道:“这些日子你们七雀门帮了不少忙,你自然可以干涉。”

郑权道:“王爷之意,大约是要安于擎天谷吧。”

莫云天笑道:“不错,擎天谷乃第一牢地,自无需担忧牢犯被劫一事。”

白瞿在一旁却是不乐,只道:“王爷此言差矣,咱们鼎鼎大名的天字第一号牢房,俗称天牢。这等牢狱难道还关押不住这三个反贼?”

莫云天道:“天牢固然有名,但牵涉多层官员,又由大理寺审理。然此次暗中相助这三个反贼的却是参与赈灾金一案的罪犯,也就是地下诡灭之族大有干系。由此还是得由七雀门审理为佳,关于擎天谷再为合适不过了。”

冷厥道:“侯爷是说那黑衫高手?”

莫云天点了点头。一旁的白瞿还是不乐,又道:“侯爷,不是属下不给情面。此次我等也是出了好大力气的,难不成都交由他们七雀门么?况且这乃是刺杀圣上的逆贼,自然要拿到明面上来审办了。交给七雀门,恐惹京城士子百姓非议呀!”

郑权与冷厥互看一眼,郑权道:“侯爷,我看白瞿说得不错。此事还需三思,刺杀皇帝一事非同小可。”

莫云天叹了口气,道:“那就先关至天牢,容后再议吧。”

白瞿欣然接令,命甲士带人去天牢重地关押。甲士领命而去。

几人还在行走,却见有飞马奔来,乃是宫中传命的太监。命莫云天进宫,莫云天会意,便向三人告辞,自随传命太监进宫。

到至华阳殿御书房,见梁帝备陈今夜之事。梁帝大喜,要重赏莫云天。莫云天只道:“此乃老臣份内之事,安敢受赏。陛下若执意要赏,微臣倒有一事,要求陛下开恩。”

梁帝便问何事,莫云天道:“老臣犬子莫放此次受歹人所谗,误入歧途。险些害了陛下,又险些令京城动荡。这乃是天大的罪过。但老臣想,他毕竟是老臣之子,老臣实为不忍,况内人刚刚过世,老臣再不愿那逆子随母下黄泉,将来老臣当无颜面见内人。老臣斗胆,愿代子受过。望陛下开恩,免去罪子死罪。让老臣待他受刑,以全老臣愚念。”

说罢向上叩拜数回,把头磕破了也不曾停下。

梁帝忙来阻却,扶莫云天起身。莫云天执意不起,梁帝劝道:“爱卿言重了。爱卿之子本就没有多大的罪过,你家三公子朕是知道的。打小他也时常入宫陪朕解闷。只是后来有你家大公子莫征,说来也是惭愧。全是朕对不住他,当年莫征以一人之力挽救京城全城百姓。朕深为感佩,此莫大功勋,却还是朕将他推上北伐之不归路。如今昔人已故,朕痛彻心扉。爱卿之子莫放也是因他兄长一事,这些年一直耿耿于怀。后来言行也有不当之处。说起来罪责都在朕身上,朕一直想着如何赐恩于你府上,这回爱卿立此大功。叫朕怎么忍心再降罪于爱卿之子呢?爱卿也不必代子受过。朕即刻下谕,放了莫放。爱卿记得让他入宫来看朕,这些年了总难见得他一面。还有莫寒,他救了朕一命,这会子好似出了城,待他回来也要一并来朕这里为是。”

莫云天涌泪而出,望梁帝再拜,并说:“真乃皇恩浩荡,老臣誓死效忠陛下,必带犬子前来谢罪。望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梁帝即刻传谕,叫执事太监去传话给七雀门门主,令一雀掌使鹿元生开释莫放。

擎天谷鹿元生得信,虽说心中大为不乐,却也只得谨遵皇命。便有狱卫传命至坛牢狱首,狱首得命开牢房放人,由狱卫押出谷外,蒙上头纱。一直押解到京,送至上骏府方罢。

传谕那晚,莫云天又问梁帝那三个贼客该如何处置。梁帝反问莫云天有何谏言。莫云天将白瞿与自己的意思,一个是押入天牢,一个是押入擎天谷,两个择选都说将出来。让梁帝裁度圣断。梁帝想了一想,道:“以朕之见,莫不如先令大理寺卿与爱卿共同协理。如若查不出其同党所在,或是查出并予以抓获。另外爱卿所言的那诡灭之族一事,爱卿可试着审办,如不能,再由七雀门办理,届时该如何便如何。只需知会朕一下便可。”

莫云天领命而去,如梁帝所谕,将那三人押入天牢候审。梁帝下诏,由执事太监传命给大理寺卿余百业,余百业接诏并与莫云天商议。择日审办此逆案。暂且不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