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那女孩子脆声叫道:“渭州李大,这次杀你不成,下次定取你头颅。”
李寇一笑并不回嘲于她。
这次未能杀得了你,下次你敢再来我必第一个杀了你。
那女孩子又道:“我姓萧,你可别记错了仇人了。”
契丹?
李寇心下一凛,党项与契丹联合了?
然而他很快又想到了这或许是计。
祸水东引移花接木之计。
城门大开,百姓入城而骑军今出。
折可适步行而出,看骑军追出十余里便返。
他见李寇坦然自若,听城头千人欢呼“渭州李大”而面不改色便心下佩服。
这小子是个大将之材啊!
“大郎之见,追是不追?”折可适考较道。
李寇道:“若我善骑,我可追。”
折可适哈哈大笑骂道:“小儿还是个狂徒!”
“那是一群狡诈的人,曹子龙叔侄是曹氏必不可少之栋梁材,因此必出大股人马来救。”李寇道,“然而在我境内他们不敢喧哗而出,设伏倒是必定有设伏的,只是不敢恋战,我料他们必走近道回西夏,不日南下与我军交战。只此番他们必定不选渭州为进攻点。”
折可适奇道:“这如何见得?”
“经略使拔西夏谍子如吹灰,无内应,劳动大军前来也无非折损钱粮,只是必定四面出击搅扰渭州军心。此外,”李寇想起那狡诈的小女孩儿,“只怕他们要等朝廷自毁长城。”
折可适心头微微错愕,他忧虑的正是如此。
“可有甚么计策?”折可适倒有了三分热切。
李寇道:“我读折公所赠兵书,见有唐代名将郭子仪,又推唐太宗朝李靖,再想秦代王翦,可惜他们的路子折公走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