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会让人家惊慌。
真理说上千遍也不如让人家亲眼见上一次。
“立夏,长者到马姑娘府上找我来。”李寇道,“只怕官府不允许。”
更夫道:“自古官人只怕人多哪怕有人愿收留穷人。”
李寇叹口气,想想他热爱的时代尚且有吃不饱的何况今日。
“有此外挂,必想方设法以富天下!”李寇心道。
到了县学外头,更夫看着县学又骄傲又心疼。
他家孩子十分懂事,小小年纪不惧旁人笑他是更夫的儿子,读书十分刻苦,下学时人家的孩子都聚会结交朋友,那孩子乖乖回到家,帮大人做些杂活,脸上总带着腼腆的笑容。
今日,那孩子果然在县学门外等着。
他捏着母亲缝制的书包里的一枚鸡子,腼腆地冲李寇挠头露出一口白牙笑着。
他说:“李大兄。”
李寇笑道:“又只带了一个鸡子?”
那孩子道:“母亲体弱本该留个。”
他把那鸡子拿出来,本要悄然塞到父亲手里的。
但他今日记着,想偷偷放在李寇车上。
李寇笑道:“小身体能吃多少——我与你父亲约好,待我寨子成,请他去帮我,他善种地,我不会,还要请他赐教,到时,你母亲身体好转一些,我还要请她养了自家的鸡鸭,再帮我养一下的。来,坐着。”
他拉开板凳,当即烧起热水。
他喜欢这一家善良光明的人家。
那孩子喜悦地看着更夫,更夫看一眼李寇脸上有吃惊的笑容。
他本是求着人家收留,人家竟用了一个“请”字。
他虽未读书但也知道,这是照拂他当父亲的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