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寇虽是武将,序列中也是武臣。
但他有经略使的指使,他不过通判衙下寻常的主簿。
这怎可与他对抗?
“速去报告通判,这厮好不给面子。”李平博当令衙役去报。
只他自己却要跟过来。
李寇手下十七人,此处留下三个。
“阁下可有公文?”三人拦住去路。
李平博怒道:“国朝可无军卒拦我文臣路的道理!”
“国朝更无文臣从贼的先例,你要开第一遭吗?”李寇回头喝问道。
李平博哑口无言,他再胆大也不敢在这里公然说民变与他们无干。
李寇直往流民群中,有人认出了他。
“寨主救我!”有长者远远嚎叫。
李寇不理会,提着枪走到校场中间,登上点将台,嘴角一勾轻蔑笑一下。
这些个文臣,还真把“邯郸学步”学了个精。
点将台,乃大将点将出征之用法。
区区一军寨,竟设偌大校场立起点将台?
“原来是一群无能之辈。”李寇心下已对通判诸人下了结论。
落笔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自以为给了他们舞台,他们便能点将出兵建功立业。
实际上,这点将台
“若以斥候抵近,在山林间只发一箭,台上主将当即生死而兵散,取野猪沟寨,旦夕间。”李寇躲了一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