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君欲行何事?

作者:面包不如馒头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这时,杨春大步走出来,高声道:“李知寨,我倒有个机密,不知你敢不敢听!”

李寇视之,见这人虽假装点昂扬之气,毕竟色厉胆薄在强壮声势。

他微颔首道:“壮士可直说。”

杨春在丈许外站住脚,余光瞥定那大枪。

他说:“洒家是关中小人,倒也不懂甚么规矩,只听有人说,这渭州的通判,怕是要当甚么古渭州知州尹洙”

一言既出李平博大怒。

“既知是小人,何敢言庙堂之事?”李平博倒也聪明,当即把压力转到李寇身上,道,“李知寨须知,此事却也与折公”

“你且退下去。”李寇稍皱眉。

此事还真是个麻烦事儿。

为何?

“公使钱。”李寇轻轻地、长长地舒出一口气。

杨春所说的古渭州知州尹洙,实际上应该听作是“故渭州知州尹洙”。

尹洙,本朝仁宗朝时大臣。

李寇这些时间读书是有选择的,为避免犯忌讳事,他对宋朝律法详细读过三遍,又读了不少经典案例的记载,自然明白官场上,尤其边关官场上有一个送命的陷阱。

这个陷阱便是公使钱。

宋朝对边将是刻薄寡恩,凡有些许差错必定连累一大片。

那么对知边地的文臣呢?

看似很宽大为怀实则同样刻薄寡恩。

许多名臣就在这个温柔陷阱上掉了链子。

庆历五年,西军边将董士廉入朝弹劾渭州知州尹洙,理由是“将官钱数百贯挪作己用”。

尹洙辩解说,这钱是借给部下让他们还债以及利用这笔钱办产业盈利减轻边军负担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