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青黄不接的中间地带

作者:微丹湜意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有时候是蛮同情人家的,可是走近了,还是不喜欢,那么离开得远一点吧。

当然,从这么一位朋友身上,也可以找到一个话题,那就是平凡的我们,该如何展示自我。

的确呀,从小如果很乖的话,长大了,就会是没什么特色的平庸之人了。

这好像是很自然的。

然后又要功课好,又要有特色,这似乎有点为难别人。

功课并不是那么好应付的,为了应付功课,那是需要付出很大的辛劳的。

也许有些人表现得好像轻飘飘的不当一回事,可能真的有人天赋不同,是应付得很轻松也说不定。

可大多数人,而且这个大多数人的预设值为普通人,哈哈,之所以想笑,是因为很多人不愿意接受平庸,所以在预设时,会预设成伟大的人物。

可是当我在休息的时候,就会发现,拒绝优秀,接受平庸。

天晓得跟着一个优秀的人工作,把每件事都做得完美,那该多累,这时候是会有想放松的想法,还是平庸一点的好,差不多就行了,反正也不是什么需要非常精密的工作。

当这样的想法出现后,那么很自然就会预设为普通人,普通人应付功课是觉得不容易的,是要花费很大的心力的。

当应付完功课之后,人的精力也似乎被消耗了,身体被掏空了,这时候休息还来不及,怎么会去搞什么特色,然后很难再去琢磨社会,琢磨人。

相反有些读书不好的人,他们打从一开始就在琢磨社会,琢磨人,因为他们必须很早就进入社会,要尽量让社会对他们友善一些,所以他们需要付出。

这时候也就不需要只看表面的成绩,而是看每个人的精力是怎么分配的,看到这种情形是觉得每个人的精力分配是有自己的讲究的。

于是这就出现了功课还行的人,到了社会一旦行不通了,就会想不通,为什么好端端的分数就不管用了呢?

而且都产生了路径的依赖,一旦离开了分数的掌控,是会觉得不适应的。

每个人应该都有这么一个过程,都有这么一番经历的。

而功课好的小孩,因为一直就受到赞扬,所以也想多获得赞扬,就表现得很想要刷存在感。

当然,存在感是有基础的,要看做了什么事情,有什么拿得出的东西,一旦这些基础缺乏,那么自然就不会理会了,心中产生失落感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哈哈,现在我是越来越喜欢这样写日记了。

写日记的心情和写小说不同,小说有预设,日记更多还是意识流,这样更为放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