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個翻版的腾达。
“技术部门对薇信这次的分析,出结果了吗?”二爷惯常不喜欢感慨。
有事说事。
“分析过了,无论是公众号,还是智慧城市、智慧出行、智慧产业解决方案,这些icq都能做。就是有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icq现在的功能已经够多了,再添加这么多的新功能,整体会变得非常臃肿,对icq用户会很不友好。”礽鱼说出症结所在。
icq效仿薇信,势必会降低用户体验。
不效仿薇信,icq就将错失平台化转型的最佳窗口期,等过个一年半载,薇信智慧城市、智慧产业解决方案都做起来,全面铺开了,留给icq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让icq在移动端的流量变现变得愈发困难。
甚至说是被薇信全面超越,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阿狸、惊冬的动作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行业内对于薇信的崛起已经不再是观望,而是确信无疑。
故而纷纷下注。
薇信、icq两极对立的格局已经初步成型,至少在移动端是这样。
而如果按照原时空的轨迹,在国产智能手机全面爆发,进入千元机时代之后,薇信成功抓住了中老年人用户,在用户规模上一举超越了icq。
相比之下。
icq的用户规模却是在往下降,被一些人彻底抛弃,从手机里装着icq但不怎么用,到后来干脆卸载icq,发现也没什么影响。
“那就加吧!”
二爷最终还是下定决心,哪怕知道这么做,很可能是在透支icq在用户心中的口碑,透支icq的未来,有点饮鸩止渴的意味。
但眼下的腾达已经别无选择。
在游戏业务连连受挫之后,腾达已经不允许在社交端也出现大溃败,那会让股东对腾达的未来失去信心。
这才是最致命的。
至于说未来该怎么办,二爷还没想清楚,先渡过眼前的难关吧。